BESⅢ超导磁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课题是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升级改造国家重大科学项目的背景下,设计与实现BESIII超导磁体数据采集系统。该数据采集系统为BESIII超导磁体运行状态分析以及磁体失超分析提供数字接口,为超导磁体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在简要分析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AN-bus的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架构,设计出基于S3C44BOX微处理器和uClinux操作系统的CAN2Ethernet嵌入式网关,连接CAN-bus和以太网,并最终将采集的数据传到以太网上的控制计算机。根据BESIII超导磁体数据采集的特点和要求,制定了一套简单有效的CAN总线用户层协议。该协议从CAN节点规模和数据帧类型上来说都是可扩展的。
在硬件电路设计部分,首先介绍了超导线圈和电流引线电压信号以及拉力传感器信号、应力应变传感器信号、位移传感器信号的前端处理电路,然后介绍了基于SST89E564RD单片机的数据采集节点电路;在CAN2Ethernet网关电路设计中介绍了S3C44BOX微处理器的存储接口、以太网接口和CAN-bus接口,并描述了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控制逻辑的VHDL语言实现。
在数据采集节点软件设计中介绍了模拟电压的AD转换、数据的存储和CAN节点通信程序;在CAN2Ethernet嵌入式网关软件设计中介绍了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BootLoader的分析和移植、uC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和编译、CAN-bus设备驱动程序开发和应用程序开发。
论文最后给出了性能测试结果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
|
|
|
1 |
;西安聚能超导磁体科技有限公司[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6年02期 |
2 |
;西安聚能超导磁体科技有限公司[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6年04期 |
3 |
;西安聚能超导磁体科技有限公司[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6年08期 |
4 |
;打破技术垄断 国产商用1.5T超导磁体实现产业化[J];硅谷;2011年05期 |
5 |
宋晓卫;戴银明;王秋良;王晖;宋守森;;基于ANSYS的传导冷却超导磁体系统的热分析[J];低温与超导;2010年03期 |
6 |
须磊;;超导磁体及其应用[J];现代物理知识;2006年02期 |
7 |
崔益民,潘皖江,武松涛;聚酰亚胺薄膜在大型低温超导磁体中的应用[J];绝缘材料;2002年05期 |
8 |
;利用超导磁体清除废水中的磷酸盐[J];现代化工;2000年03期 |
9 |
;世界上一个不用低温冷却剂的工业用超导磁体[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6年02期 |
10 |
耿战修;我国研制成功大型鞍式超导磁体[J];高技术通讯;1997年03期 |
11 |
林良真;超导磁体的应用[J];物理;1993年10期 |
12 |
高广箴;4mm脉塞用超导磁体系统通过鉴定[J];电工电能新技术;1986年02期 |
13 |
程彤;;带计算机的超导磁体控制装置[J];上海金属.有色分册;1987年04期 |
14 |
太刀川恭治;田中吉秋;徐新明;;超导材料的开发动向[J];世界科学;1987年09期 |
15 |
顾英;;超导磁体最新技术[J];医疗装备;1987年00期 |
16 |
胡善荣,孙越;Nb_3Sn超导磁体的设计与制作[J];低温物理学报;1988年02期 |
17 |
刘昭全,唐本政,何兴华,师清菊,汤凯荣,何小玲;脉冲磁扰动对NbTi单芯线超导磁体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低温与超导;1988年01期 |
18 |
徐政,宋世庚;电流最佳化的第六阶补偿螺线管超导磁体的设计与计算[J];低温与超导;1988年04期 |
19 |
;一九八八年总目录[J];低温与超导;1988年04期 |
20 |
郑正泉,郭方中,舒水明;液氦间接冷却超导磁体瞬态稳定性分析[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88年05期 |
|
|
|
|
|
1 |
彭海东;张庆福;;密绕超导磁体的稳态稳定分析[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一九九六·第六期)——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6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
2 |
崔益民;潘皖江;武松涛;万元熙;;大型超导磁体低温胶的研究分析[A];第五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
3 |
关明智;王省哲;辛灿杰;马力祯;;超导磁体结构的多场环境下的力学测量与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
4 |
刘安明;汪少华;;超导磁体低温真空的特点及泄漏对真空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真空检漏技术工业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
5 |
刘安明;汪少华;;超导磁体低温真空的特点及泄漏对真空的影响[A];中国真空学会质谱与检漏专委会第十届年会及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真空校准专委会第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
6 |
伍灵慧;刘建北;陈元柏;王贻芳;陈昌;朱启明;刘荣光;马骁妍;唐晓;金艳;王岚;张丙新;秦中华;徐美杭;马媛媛;朱旻萱;;BESⅢ漂移室单元结构和丝层安排的设计与优化[A];第十二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7 |
陈元柏;刘荣光;马骁妍;朱启明;唐晓;王岚;金艳;徐美杭;陈昌;张建;黄杰;刘建北;秦中华;武灵慧;龚知宇;李霞;王小胡;沈洪涛;王祥高;廖俊辉;朱旻萱;;BESⅢ漂移室的建造[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
8 |
刘建北;秦中华;伍灵慧;陈昌;庄保安;陈元柏;金艳;刘荣光;马骁妍;马媛媛;唐晓;王岚;徐美杭;张桂芳;朱旻萱;朱启明;;BESⅢ漂移室模型束流测试的初步结果[A];第十二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9 |
徐昊;李陆;卢云鹏;魏书军;刘振安;赵棣新;过雅南;龚文煊;金大鹏;王科;王强;周中良;张月元;;BESⅢ漂移室触发判选系统[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
10 |
徐昊;李陆;卢云鹏;魏书军;刘振安;赵棣新;过雅南;龚文煊;金大鹏;王科;王强;周中良;张月元;;BESⅢ漂移室触发判选系统[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1)[C];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