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语时间名词隐喻研究
【摘要】:隐喻理论是当代认知语言学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近几十年更是迅速发展为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等众多学科的研究热点。隐喻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将其引入相关学科,无疑会扩大研究的视野和领域。在汉语词汇系统中,时间词汇是最基本、最典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所反映的时间观念也是与人类最息息相关的概念系统之一。语言学界目前对时间词汇所作的研究工作大多是从语法、语义、文化等角度进行的,其他方面鲜有涉及。本课题以认知语言学为研究视角,以时间词汇为研究范畴,以先秦时间名词为具体研究对象,从隐喻的角度对先秦时间名词隐喻的方式、隐喻的发生形态和隐喻的文化功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材料。
第二部分首先对时间的定义、人类的两种原型时间观进行介绍;接着对时间词汇进行概述,并对时间名词做了界定,为下文的研究奠定前提和基础。
第三部分主要是从词汇研究的角度对先秦时间名词进行细致的描写,通过定量统计、系统分类和构词特点分析,使语料呈现出清晰的面貌。
第四部分到第六部分是全文的重心,即对先秦时间名词隐喻的方式、隐喻的发生形态和隐喻的文化功能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从而使先秦时间名词展现出丰富的隐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