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过分注重教语言,其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语法为纲,以句子的分析讲解为主。因此在讲解阅读材料时,教师偏重字、词和句子结构的精讲,使原本完整的语篇显得支离破碎。在这种教学法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存在着诸多问题:对各种阅读技能的掌握不够平衡;运用上下文和背景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较弱,学生养成了字、词阅读的不良习惯,不善于抓住文章大意及中心思想。因此,阅读效率低下,阅读速度缓慢,阅读也只能停留在对语言的表层理上。
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语篇是一系列连续语段或句子构成的合乎语法、语义连贯、有一个论题结构或逻辑结构的语言整体。阅读理解是语言知识和人脑中的各种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效率的阅读要依靠两个知识处理过程:一个是语言输入为基础的感知输入;另一个是以读者原有的知识处理为基础的非感知输入。只有这两种输入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最佳理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语篇从宏观社会语言出发,强调言语的行为与活动、学习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阅读理解是一种复杂的语言与思维的相互作用过程,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心理活动,需要调动各种生理器官、知识结构和阅读技能。语篇分析教学重视语篇的整体性及内在结构特点,充分认识并重视语言信息在阅读中的积极作用。本文就语篇分析的内容以及在阅读课教学中如何运用语篇分析来提高阅读课教学质量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等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改进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语篇意识,并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自己经历阅读心理过程,达到与文章作者的共鸣,从而提高阅读理解力。
实践证明,经过一个阶段有计划、有意识的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针对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作者提出将语篇分析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并对该方法的运用进行了有效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