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农村流动人口而产生的一个社会群体,在某些农村留守儿童身上发生的悲剧事件使这一群体及其家庭受到媒体和学界注意,从而展开了对这一社会群体的社会关注和研究。以往的研究大多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及发展中的问题作为出发点进行研究,本文主要采用观察、问卷等方法,立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教育,对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和对策的分析与探讨。调查发现,亲子之间的长期分离对部分孩子,尤其是处于学前期和父母双方或母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学校和社会对留守儿童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未提起重视,几乎没有任何应对举措。我国社会长期发展中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户籍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户籍管学籍”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形成农村留守儿童及其教育问题的体制性原因,而农村家庭教育素质的低下和农村学校教育的无效性等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继而针对原因,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体制的改革是长远的和根本的措施,同时应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改善教师的处境、增强亲子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质量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把长远的体制的改革和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两者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