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杜威德育思想与中国德育变革

刘长海  
【摘要】:直面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变革问题,本论文试图从伟大教育家杜威的思想和实践中寻找启示。论文依据杜威的一系列教育论著,对杜威德育思想进行了深层次的探析。杜威依据其民主主义的社会观和实用主义的经验观,对道德和道德教育进行了全新的解释。实用主义道德观将道德看作个体在具体经验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将知识、技能、品格看作个体道德的要素,从而使道德过程与经验的改善过程等同起来,也使道德教育过程成为与个体经验的改善过程、教育过程相等同的过程。杜威德育思想的实质,是道德的教育思想,杜威德育思想与杜威教育思想是融合为一的。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是“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而“道德的人”不是传统的依据具体德目的好人,而是符合民主社会要求的社会良好成员,是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不是符合具体德目的教育活动,而是就其动机与效果而言都有效地满足了社会对个体要求的教育,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在这种道德的教育思路中,杜威有机地实现了知识与道德的统一,德育与教育的统一。 在其一系列教育论著中,杜威系统分析了民主社会中的学校教育角色、目的、课程、教学方式、管理方式以及直接德育方法,将“道德的教育”思想有机地贯穿于其教育理论的系统之中。综观杜威的德育思路,超越二元论的辩证性特征清晰可见: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超越个人与社会对立的思维方式,确立个人与社会统一的教育目的观;在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上,超越智德分离的传统,将知识统一于道德,并且进而建立道德教育与教育的统一关系;在教育与生长的关系上,突破无视生长的制度化教育局限,倡导关注生长、促进生长的学校教育形式;在经验与课程的关系上,摒弃脱离经验的课程,主张课程与学习者经验的有机统一;在兴趣与责任、兴趣与能力的关系上,分析个人兴趣与社会需要、社会行动能力之间统一而非对立的关系,主张依据个人兴趣培植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行动能力。 杜威德育思想自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几次重大转折,当前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秉持客观、理性的立场来借鉴杜威德育思想,其对于中国德育研究的基本意义不在于提示了探究、体验等具体的道德教育方法,而在于提示了一种全新的理解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方式。依据杜威的思想,学校德育的目的不应局限于具体德目所设定的范围,不应培养抽象的“道德人”,而应培养民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公民、融合知识、能力与品格的新型道德人,即“有用的好人”;德育不是学校教育中的独立系统,而是融合于学校教育的全部过程之中,德育的实质在于教育的道德属性。依据这种思路,我们可以进一步澄清影响学校德育的各种观念——“德育首位”与“教书育人”,理顺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并且,杜威德育思想提示我们跳出既定的德育原理概念体系,从广义德育的视角来重构德育原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水利;;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J];福建陶研;2005年03期
2 张玲;;陶行知与杜威德育思想之比较[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蓝敏;;刍议陶行知德育思想[J];福建陶研;2006年Z1期
4 王雪芳;;小学足球教学渗透德育,让学生的足球精神和德育思想融合[J];新课程(综合版);2019年05期
5 龙献忠;唐征勋;;列宁的青年德育思想“五论”及其当代昭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4期
6 魏李飞;;苏霍姆林斯基与陶行知德育思想比较及其当代价值[J];辽宁教育;2017年08期
7 高良;;论佛教德育思想[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年12期
8 黎玮;张希;;试论梁启超的德育思想[J];成才之路;2011年06期
9 李凌雪;;梁启超德育思想对当代高校德育的启示[J];山海经;2016年11期
10 刘德瑛;;论德育思想的重要价值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下);2016年10期
11 邹宜伶;;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对中等职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考试周刊;2016年A1期
12 钟剑辉;;浅析小学班级管理德育思想的渗透[J];好家长;2017年03期
13 王雪瑞;;邓小平新时期德育思想创新理论及其发展研究[J];知音励志;2017年03期
14 罗茂堂;;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J];新课程(中学);2017年01期
15 陶佳;;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策略[J];校园英语;2017年06期
16 卢守智;;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J];高考;2017年03期
17 张建军;;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7年17期
18 曾英;;德育思想渗透,浸润小学英语课堂[J];新课程(中);2017年05期
19 徐月晶;;借品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技术的喜与忧》例谈[J];文理导航(下旬);2017年04期
20 张慧英;;论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指导[J];新校园(中旬);201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奎;;亚里斯多德的德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杨涛;;终身德育思想是教师的灵魂——对叶圣陶先生终身德育思想的学习与实践[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思莲;;邓小平德育思想与孔子德育思想的比较[A];海南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集[C];2006年
4 孙丽莉;董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研究[A];“决策论坛——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5 张晶;;《管子》德育思想的历史审视与现实评说[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6 杨涛;;终身德育思想是教师的灵魂——对叶圣陶先生终身德育思想的学习与实践[A];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暨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时见;;蔡元培的德育思想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梅汝莉;;试析陶行知德育思想的历史渊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董文慧;;浅谈孔子德育思想的现实价值[A];2016年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2016年
10 荆世华;;“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浅议陶行知的德育思想[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长海;杜威德育思想与中国德育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吴丹;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3 梁花;王阳明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4 刘铁铭;曾国藩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媛;孟子德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9年
2 郑娟;朱熹《小学》的德育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3 牛亚津;习近平青年德育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4 赵伟成;荀子德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5 邓桃;传统家训中优秀德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D];遵义医科大学;2019年
6 刘桦坪;借鉴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促进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7 毕仁义;孟子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7年
8 宗子豪;蔡元培德育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9 刘钰;潘光旦德育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10 王博;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中小学的启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江一河;改革开放30年党的德育思想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记者 李沙青;全国和谐德育思想学术研讨会在昆举行[N];云南日报;2009年
3 北京市东方道德研究所原所长 国际儒学联合会普及委员会副主任 山东尼山圣源书院常务副院长 王殿卿;重德教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N];光明日报;2012年
4 张前中;从科尔伯格德育思想看学习雷锋活动[N];驻马店日报;2006年
5 卢建斌 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公开课为何惹教师反感[N];中国教师报;2016年
6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殷达方 张久强;职业院校职业素养课程建设策略[N];科学导报;2019年
7 山西省壶关县店上学区 韩晓玉;新时期素质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山西科技报;2002年
8 长江职业学院 张瑜;浅谈孔子关于主客体关系的德育思想[N];山西青年报;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