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经深深融进了中华子孙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它对中学生的影响也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中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及多元文化的冲击的现实,又让人们担忧,新一代的成长能否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对中学生进行中国传统肥市文化的教育已成共识。
本文概要性地介绍了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原因和意义,并对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综述。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民族复兴及道德教育的意义的分析基础上,结合中学生的特点,说明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事实上党和国家一向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但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良莠不齐的现状也使得传统文化的作用乏力。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尚显薄弱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整体环境尚未形成,传统文化定位不全面,情感性转化乏力等方面。针对原因分析,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对策: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构建教育的有效途径、以促进情感性转化。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存在糟粕,而且也无法成为解决中学生所有现实问题的唯一良方。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要让学生有开放的眼光,创新的精神,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基础上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