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来源的漆酶CueO在毕赤酵母GS115中的高效表达及在染料脱色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漆酶(EC 1.10.3.2)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催化过程中伴随单电子的转移并且将分子氧还原成水。漆酶来源广泛,如真菌(尤其是白腐真菌)、植物、昆虫和细菌等都有发现。由于漆酶催化的底物比较广泛,可以达到250种左右,能催化芳香族化合物的交联,降解聚合物和切割芳香族化合物的环,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废水的脱色,造纸工业的纸浆漂白。同时漆酶还能够降解多种酚类化合物和固醇类激素,因此可以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在纺织行业、造纸行业、环境保护等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研究发现天然漆酶生产周期长、产量低,因此筛选得到高表达量、高活性的重组漆酶菌株一直是研究的焦点。大肠杆菌K12菌株中组成型漆酶yacK基因序列号:P36649,其编码基因序列长为1470 bp,编码490个氨基酸。通过设计引物扩增目的基因,并克隆到带有d1+2×201 AOX1启动子和MF4I-SS信号肽pHBM905BDM的表达质粒,以电转化方式导入毕赤酵母GS115宿主菌。利用漆酶底物2,6-二甲基苯酚平板显色法筛选出阳性重组酵母菌株。在5 L发酵罐高密度发酵时最高蛋白表达量可达到556 mg/L,总酶活达到41,000 U/L。CueO漆酶酶学性质表明:以ABTS为底物最适反应温度与最适反应pH值分别为55°C和3.0,CueO漆酶有较高的pH耐受性,在pH 3.0-8.0范围内酶活保持在80%以上。CueO漆酶有较高热稳定性,在70℃时半衰期约为60 min。为了进一步研究CueO漆酶的脱色应用,选取三种不同结构染料(偶氮类、三苯甲烷类和蒽醌类)进行了脱色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以乙酰丁香酮作为介质的条件下对刚果红、孔雀绿脱色率分别是98.1%和98.5%;无需介质时染料RB亮蓝脱色效率达到90.03%。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重组漆酶CueO在染料脱色中有着比较好的应用前景。
|
|
|
|
1 |
缪静,姜竹茂;漆酶的最新研究进展[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2 |
朱显峰,杨生玉,沈永红,刘宇鹏,于成德,王俊芳,吴坤;漆酶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3 |
朱显峰,丁涛;常见金属离子对漆酶酶活的影响[J];化学研究;2003年03期 |
4 |
王宜磊;培养条件对毛栓菌漆酶分泌的影响[J];微生物学杂志;2003年05期 |
5 |
曹治云,郑腾,谢必峰,陆承平;漆酶工业应用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4年04期 |
6 |
刘梦茹;付时雨;詹怀宇;陈浩;刘浩;;毛柄金钱菌漆酶的纯化与理化性质研究[J];造纸科学与技术;2006年03期 |
7 |
代海兵;王菡;;漆酶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
8 |
方华;黄俊;陈曌;张德庆;丁莉芸;;培养条件对Coriolus Versicolor菌分泌漆酶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
9 |
李辉;付时雨;刘浩;詹怀宇;周攀登;;过氧化氢与漆酶的协同催化反应[J];造纸科学与技术;2008年04期 |
10 |
姜标;徐向亚;李祖义;;用于生物氧化的蓝色漆酶[J];有机化学;2008年10期 |
11 |
杨林;王建洲;刘刚;;漆酶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09年02期 |
12 |
李玉英;杨震宇;;漆酶的特性和应用研究进展[J];江西科学;2009年05期 |
13 |
金城;;中国栓孔菌属漆酶的筛选与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12年09期 |
14 |
王锋;刘英;汪印;许光文;刘春朝;;漆酶及其应用[J];生物加工过程;2012年04期 |
15 |
靳蓉;张飞龙;;漆酶的催化反应体系[J];中国生漆;2013年01期 |
16 |
王光辉;蔡乾德;沈(王争);杨振平;;漆树漆酶的催化氧化作用——Ⅲ.底物疏水化对中国漆树漆酶催化活性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
17 |
季立才,胡培植;漆酶的结构、功能及其应用[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6年01期 |
18 |
朱启忠,王宜磊;毛栓菌胞外漆酶的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J];生物技术;2000年02期 |
19 |
朱 陶,赵永芳;粗毛栓菌漆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2年02期 |
20 |
兰瑞芳;孢薪菇漆酶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