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艺术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在2011版的《音乐课程标准》中,要求“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目前合唱教学已融入初中音乐课程,合唱艺术以较高的实践性、较强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及普及性,在初中音乐教育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开启音乐之旅的钥匙,对培养集体凝聚力、构建校园文化提供了帮助。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合唱艺术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落实政策要求,更要深入研究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这是合唱艺术真正融入学校和能够顺利展开的关键,也是教育者坚持不懈的追求。笔者从音乐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对合唱艺术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开展进行实践研究。首先,通过资料分析,确立合唱艺术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意义,即合唱艺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校园文化氛围的构建、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掌握合唱艺术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教学现状,发现当前初中合唱艺术教育中还存在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课程安排有待提高、教学设计有待完善等问题。再次,参与合唱艺术一线教学,对合唱艺术教育进行实践研究,总结实践结果。最后,根据实践研究结果,分析教学实际情况,提出教学建议。本次研究以孝感市三所学校为样本,调查合唱艺术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开展情况、现阶段出现的问题,以自身的教学实践,探寻如何优化合唱艺术教学模式,认为今后的合唱教学可以围绕学校重视程度、加强教育科学理论在合唱教学中的运用、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方法多元化四个方向开展,探索合唱艺术在初中音乐教育发展中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