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水杉原生母树种群及群落特征研究

熊彪  
【摘要】: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Cheng)是中国著名的杉科孑遗植物。水杉原生种群只局限于鄂西(湖北利川)、渝东(重庆石柱)、湘西(湖南龙山)所形成的极狭窄三角形分布区内。目前对水杉的保护工作还做得很不够。本课题运用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数量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水杉原生母树种群、群落及其生境为研究对象,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水杉原生种群的分布格局、年龄结构,水杉群落的类型、结构特征、数量特征、区系成分、物种多样性以及物种生态位等作定量研究。为分析水杉群落的演替规律,探讨外部影响对水杉原生种群及生境的扰动响应机制,提出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的科学模式作参考。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5746株水杉原生母树分布在湖北省利川市建南、谋道、汪营和忠路以及福宝山森林管护区的5个乡镇。 (2)用偏离系数进行水杉原生母树种群聚集强度的测定,结果呈明显的集群分布。 (3)现存水杉原生母树种群径级结构呈瓮型金字塔,为衰退种群。胸径在40~99cm的母树个体数多,为5 221株。胸径在60~99cm时,胸径生长速率最大;胸径在40cm以下时,树高生长速率最大;胸径在80~99cm时,是水杉旺盛生长期。胸径在120cm以上的母树,仍然生长良好。 (4)水杉原生母树的生境类型大致可分为住宅旁、路旁、水旁、田旁、山坡等5种。东坡分布多,下坡分布多,0~20度的缓坡和斜坡多,集中分布在海拔高度1 100~1 300m的范围内。生长势最强的是南坡和东南坡。坡位和坡度都与水杉树高、胸径呈显著负相关。海拔高度与树高呈显著正相关,与胸径没有相关性。 (5)影响水杉原生母树生长的干扰因子主要有砍伐、病虫害、耕作、雷击、大风、水蚀、社区影响和科研、考察等其它因子。这些因子的空间分布、发生频率、面积大小和规模强度等性质各不相同。近二十年来,已经有83株水杉原生母树因为各种原因死亡。 (6)水杉原生母树群落植物属的地理分布共有173属,缺乏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和中亚分布两种类型。群落乔木层植物共有64属77种,上层以枫香、柳杉、青冈栎、杉木、香椿、银杏、核桃、黑壳楠等优势种构成。灌木层有124属147种。 (7)按照群落优势种丰富度指数和重要值可将群落划分为13类典型水杉原生母树群落。优势种分属14科18种,其中常绿4科5种。群落分层现象明显,乔木层树种偏少,灌木层发育完善。不同类型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不同。干扰较小的群落多样性高。海拔高度在1 000~1 200m时,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大。多样性指数在坡位上的数量分布呈现上坡下坡中坡的趋势。坡度在20度以上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最大,在坡向上的变化趋势不明显。 (8)在水杉原生母树群落中,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群顺序是水杉、柳杉、杉木、香椿、枫香、锥栗、板栗。主要种群生态位相似性的所有组对中相似比例大于0.6的没有,只有14对相似性比例大于0.3;主要种群生态位重叠值集中在0~0.01之间,各种群对资源的共享趋势不明显。 (9)自水杉被发现以来,原生生境不断被破坏,群落树种大大减少,林相逐渐单一。母树群落演替指数在4.12至7.86之间,已经完成针叶林先锋群落马尾松群落向针阔混交林的过渡,并将最终演替到顶极常绿阔叶林。如果环境保护好,干扰程度低,在沼泽湿地上、河谷旁完成从次生水杉林到水杉针阔混交林,然后到预顶极湿地水杉林这种发展演替过程是可能的。 (10)水杉母树生境恶化、生长受到严重干扰的原因主要有人类活动、农业耕作、经费缺乏和自然灾害等。当前要做好资金筹措、资料普查等基础性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水杉母树数据库,封山育林,运用现代方法和技术努力恢复生境,改善水杉种群结构和群落结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金雅琴;李冬林;孙晓龙;刘儒;;南京方山朴树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J];植物研究;2011年05期
2 唐峰华;伍玉梅;樊伟;;北太平洋柔鱼生殖群体结构特征及繁殖生物学[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Z2期
3 李海东;沈渭寿;佘光辉;孙明;林乃峰;;西藏高原砂生槐种群生活史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3期
4 刘湛;拓晓骅;王保莉;曲东;;厌氧富集培养对水稻土中铁还原菌种群结构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1年08期
5 马金;陈新军;刘必林;田思泉;李思亮;曹杰;;北太平洋柔鱼渔业生物学研究进展[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马广民;门兴元;杜学林;戴明勋;;山东聊城麦套棉田盲蝽种群结构及消长动态[J];中国棉花;2011年06期
7 薛光艳;邬昕彤;盖穹;薛松;;抚顺地区清原马鹿养殖业的现状及对策[J];辽宁林业科技;2011年04期
8 崔宝凯;余长军;;大兴安岭林区多孔菌的区系组成与种群结构[J];生态学报;2011年13期
9 王金秋;程起群;梁鸿子;罗武松;;基于形态框架数据的淞江鲈种群鉴别(英文)[J];动物分类学报;2011年03期
10 李海东;沈渭寿;方颖;燕守广;张慧;赵卫;;雅鲁藏布江中游河岸带几种主要沙生植物种群点格局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11年08期
11 刘福权;郭乐东;马旭东;;粤北次生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11年04期
12 李永洙;;鸡生长发育中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的PCR-DGGE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3 朱国平;;金枪鱼类耳石微化学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8期
14 万群芳;何景峰;周建云;张文辉;;黄土高原文冠果种群结构及其时间序列预测[J];西北植物学报;2011年08期
15 田炯;王振祥;王翠然;;巢湖流域生态安全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16 周海柱;王军;张涛;纪术远;娄玉杰;;不同饲粮结构对牛粪中微生物类群及氮磷含量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1年17期
17 阎齐;于洪贤;;松花江哈尔滨段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影响评价[J];水产学杂志;2011年02期
18 李性苑;;雷公山秃杉群落β多样性分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9 唐丽华;;GIS技术在白蚁防治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1年06期
20 周丽沙;李慧;张颖;王亚菲;徐慧;;石油污染土壤鞘氨醇单胞菌遗传多样性16S rDNA-PCR-DGGE分析[J];土壤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修月;宋昭彬;岳碧松;;岩原鲤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的研究[A];中国鱼类学会2008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罗光华;张志春;刘宝生;方继朝;;我国不同生态区二化螟越冬代种群结构特点[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臧润国;;三种森林经营空间尺度上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树木种群结构的研究[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宋君;余春瑾;张修月;岳碧松;宋昭彬;;采用选择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大荣;;滇西北虫草属种群结构与多样性研究[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四卷)[C];1996年
6 李伟丰;曾玲;梁广文;;基于线粒体DNA标记的桔小实蝇种群的遗传多样性[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麻云翠;王振吉;彭艳琼;杨大荣;;垂叶榕和钝叶榕中两个非传粉小蜂属的种群结构[A];云南省昆虫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佳;王红艳;张成玲;竺晓平;李向东;;芜菁花叶病毒的种群结构[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9 王有辉;王虹;;云贵高原越冬灰鹤种群结构初报[A];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10 杨立军;曾凡松;向礼波;汪华;喻大昭;;湖北小麦赤霉镰孢菌种群及其化学型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娜娜;盐草的克隆性及其种群遗传效应与生态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桂富荣;紫茎泽兰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结构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3 伊力塔;山西灵空山辽东栎林群落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 刘贵峰;天山云杉种群与群落特征及其地理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5 何恒斌;沙冬青群落及其根瘤菌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陈双林;海拔对毛竹林结构及生理生态学特性的影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苏建荣;云南红豆杉种群生物学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8 刘宏文;山西省庞泉沟森林群落特征与景观格局特征分析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范繁荣;濒危植物白桂木的濒危机制与迁地保育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10 焦洪双;采伐干扰和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林更新及种群结构影响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彪;水杉原生母树种群及群落特征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0年
2 陈玉华;篌竹无性系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3 武小钢;采伐迹地华北落叶松种群自然更新格局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5年
4 高红霞;基于种群熵和种群结构的粒子群算法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07年
5 王国严;西藏色季拉山川滇高山栎种群生态学研究[D];西藏大学;2008年
6 李培建;不同采伐干扰对米槠种群特征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7 刘光华;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Sieb.et Zucc.)种群生殖生态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8 赵慧;干旱灌区苜蓿根及根颈镰刀菌种群结构及致病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9 杨时海;三江源区不同植物群落中草地早熟禾种群结构特征及环境因子的研究[D];青海大学;2007年
10 杨旭;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白豆杉种群生态学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频 杨杰;保持理想的兔群结构[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2 记者 熊裕华 李鸽;12项研究成果获国家认定[N];西藏日报;2006年
3 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张军;新螺段保护区豚类种群结构趋好[N];中国渔业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陈欣然 吴淑媛 徐德明 吴帆 魏颖;教育的变化,我们亲身感受[N];天津教育报;2007年
5 肃宁县畜牧局 刘五俊;为何养不出优质獭兔[N];河北科技报;2007年
6 ;展望2008年狐貂貉皮发展趋势[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7 贾兆旺;论生猪市场价格趋势及其对策[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8 ;平湖区:以鱼为主搞种养[N];湖南科技报;2006年
9 记者 孙磊;透明度比去年增加2.5厘米[N];杭州日报;2009年
10 陈宝林;通榆牛羊超百万[N];吉林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