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三对三篮球发展路径研究

孙健  
【摘要】:本研究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国三对三篮球发展路径研究”为主题,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SWOT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探析三对三篮球运动发展的历程、特征与功能基础上,深入分析国际篮联三对三篮球发展系统以及我国三对三篮球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而结合各国发展三对三篮球运动的成功经验与我国的现实国情,探寻我国三对三篮球在国际篮联发展系统下的发展路径选择。本研究主要结论有:1.三对三篮球运动的特征主要体现为:(1)不同的竞赛规则、不同的运动能力要求以及不同的攻防特征,使得三对三篮球具有区别于篮球运动的竞赛表象特征;(2)在融合Hip-Hop文化的基础上,大众自发组织参与的过程,形成了“自由”参与、“Pick-Up”、“挑战”等三对三篮球特有的文化理念;(3)国际篮联赛事系统下的三对三篮球大众性,是具有参与全球化的大众性,同时赛事系统包含了职业赛事、国家队赛事等竞技体育范畴赛事,因而我国的发展需要甄别并协调三对三篮球中的“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两个部分。三对三篮球运动的功能主要有:健身、训练与教学功能,同时由于特殊的赛事竞赛环境,它还具有促进人际交往以及娱乐等功能。2.国际篮联三对三篮球运动的主体要素包括:(1)国际篮联作为全球三对三篮球发展的管理和决策者,是管理主体。(2)赛事的运营主体可以是社会团体、组织、协会、社团,也可以是个人、企业、公司等。从分类上,它可以分为协议型运营主体和自主型运营主体。(3)人才系统主体要素中包括:管理人才、竞技人才、运营人才以及科技人才等。3.客体要素包括赛事系统和市场,其中赛事系统是核心,它包括职业赛事、国家队赛事以及各国自主型运营主体举办的赛事。赛事是获取积分的平台,赛事等级决定了可获得积分的高低,而赛事等级(质量)又由组别设置、场地位置、参与人数、市场推广等要素所决定。运营主体是市场中的卖方,国际篮联利用自由办赛与运营主体调控机制,促进办赛市场中运营主体的优胜劣汰,提高办赛质量。中介要素包括机制中介和媒体,机制中介又包括积分排名系统、国家篮协约束机制、运动员自由参与机制、裁判员等级浮动与调派机制等。其中积分排名系统是核心,它要求各个国家既具备一定数量的赛事,也具备一定数量的参与者。4.在国际篮联系统下,目前我国三对三篮球运动发展的优势体现为:具备较大的参与人数、丰富的赛事资源、良好的办赛氛围、高水平裁判员,以及中国篮协具备较大社会影响力等优势;存在劣势与问题包括:赛事组别设置不完善、开展对象不明确、缺乏合理时间规划,导致赛事资源整体发展缺乏系统性,赛事整体质量亟待提高等;而运营主体缺乏专业化的赛事运营团队,也是造成办赛质量较低的原因之一;此外,我国三对三篮球还存在管理主体(中国篮协三人篮球部)面临的工作压力较大;运动员竞技水平较低,培养体系缺失;裁判员培训、调派以及管理缺乏有效机制;执裁理念实施困难等。5.我国三对三篮球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主要有:三对三篮球是我国实现奥运争光计划新的突破口;奥运会将进一步提升三对三篮球的影响力,提升其发展空间;职业化的发展趋势,为篮球运动从业者拓宽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国际篮联办赛开放性政策,有利于培育国内三对三篮球办赛市场;相同体系下,国外发展的成功经验也将为我国拓宽发展思路;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国家政策扶持、体教结合的契机以及自媒体的迅速发展都为我国三对三篮球提供了发展机遇。面临的挑战则包括:欧美国家已在发展占据领先地位、地域环境劣势、篮球运动发展的地域非均衡性、国际发展宣传匮乏以及CBA职业联赛对人力资源具有较大吸引力,特别是在竞技人才方面。6.我国三对三篮球主体要素的发展路径包括:(1)中国篮协三人篮球部应当逐步扩大部门规模,构建部门内部管理组织结构提高综合管理能力。(2)采用篮协赛事运营公司化策略,以解决赛事运营缺乏专业团队的问题,同时降低我国地域环境劣势以及篮球运动发展发展非均衡性带来的威胁。(3)在人才主体当中,结合我国篮球运动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三对三篮球运动员培养系统。(4)同时以此基础,结合当前优秀运动员,开展教练员培养工作。(5)裁判员培养,应在逐步实施等级制度的同时,建立讲师团队分层级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7.在客体要素(赛事和市场)中,由于国家篮协的积分直接决定国际篮联国家队赛事的参赛资格。因此,赛事整体的发展(等级)对我国“竞技体育”三对三篮球至关重要。因此我国赛事的发展路径包括:中国篮协作为管理者,应当以篮协赛事运营公司化为举措,引领国内赛事的运营;发挥中国篮协自身影响力,利用协商机制实现篮协与自主型运营主体资源互补,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促进赛事资源整合,解决赛事组别设置不全面、开展对象不明确、缺乏合理时间规划等问题,最终提高赛事整体质量(等级)。而市场的培育路径则为:中国篮协应当以国家扶持政策为依据,进一步制定具体政策,鼓励运营主体办赛,为运营主体提供政策平台的同时给予技术支持。8.中介要素包括机制中介和媒体,其中机制中介是核心。机制中介的发展路径包括:(1)我国应在巩固参与基数的基础上,制定赛事年历充分发挥“自由”参与机制,进一步提高参与人数。(2)选拔组建国家队时,“国家队选拔联赛”积分制可以更为有效的选拔出实力强劲而且稳定的球队。(3)对于裁判员,在初期应与篮协其它赛事裁判员调派相协调,提高三对三篮球裁判员团队基数,逐步实施等级制度。而媒体要素的发展路径则为:中国篮协在新媒体环境下需充分利用自媒体,通过入驻各大网络交互平台广泛宣传三对三篮球。9.系统的动态性特征以及三对三篮球整体发展趋势,决定了本课题在研究相关要素发展路径和系统构建时需采用动态性视角。(1)赛事是系统的核心,在我国现行体育体制安排下,以职业化赛事带动三对三篮球职业化发展,是我国“竞技体育”三对三篮球未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2)在运动员培养路径中,依赖我国篮球运动员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运动员培养系统具有较高可行性,该培养系统将成为我国三对三篮球运动员培养的过渡系统。在国际篮联以及我国三对三篮球职业化发展的推动下,该系统可延伸出独立的运动员培养系统。(3)依据我国篮球裁判员当前的培养和管理体制,三对三篮球裁判员的调派要与国内其它赛事相协调,逐步提高长期参与三对三篮球执裁的裁判员基数。在加强裁判员综合业务能力培训的同时,依据赛事发展需要启动等级制度,实施等级浮动机制。(4)而“国家队选拔联赛”积分制,则需要以未来国内球队在国际篮联职业赛事中的竞赛成绩为依据灵活使用。由此,从动态性视角构建我国三对三篮球整体的发展路径。


知网文化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