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文体学视域下电影片尾“彩蛋”研究
【摘要】:漫威电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缩写为MCU),是由漫威影业(Marvel Studios)基于漫威漫画(Marvel Comics)出版物中的角色,独立制作的以超级英雄为中心的系列电影。该系列电影运用相同的元素、共通的设定,架空了一个虚拟世界,每一部电影之间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不同影片中主人公的视角和故事情节设定,建构了属于漫威自己的世界观。漫威电影宇宙的英雄系列大电影无论是在业界评论还是商业收益上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自2008年第一部影视作品《钢铁侠》上映以来,截至2018年6月漫威影业共上映了19部独立电影,截至第19部电影《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漫威电影宇宙系列电影的全球票房高达共计16.9 billions美元(Box Office Mojo,2018)。其中设计在该系列电影片尾的“彩蛋”在电影营销方面起到了功不可没的积极作用。漫威电影宇宙的“彩蛋”算是该系列电影的一个大卖点,辅助故事情节的走向,将漫威电影宇宙串联成一个合乎逻辑的架空世界。漫威影视对其电影片尾“彩蛋”的功能性和指向性越来越明确,一般来说有两种套路,第一种“彩蛋”是对所属同部电影本身进行补充,第二个“彩蛋”用来预告下一部影片的剧情走向。电影中的“彩蛋”之所以能被观众所注意,并产生主观性的联想,是因为该类影片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许多巧妙的手段,让观众留意到了其中某些元素的突出,进而达到的前景化效果。本文以漫威电影宇宙的英雄主题系列大电影为研究对象,以多模态文体学为研究视角,以功能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对比截至2018年6月上映的17部漫威独立电影中的片尾“彩蛋”,分析编剧是如何选择模态从而对该类影视作品中片尾“彩蛋”进行设计,以及各种模态又是如何进行意义建构,而产生了的前景化特征的文体效果。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首先,通过深入分析电影“彩蛋”中不同模态功能的实现,丰富了电影语篇分析的研究维度,突破了传统的电影研究分析对象单一的局限;其次,通过结合系统功能学派的视觉语法分析框架和声音模态在电影中的分析理论,拓宽了多模态文体学分析的领域;最后,提高了人们对电影“彩蛋”多模态语篇的识读能力,并且为电影“彩蛋”赏析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视角,进而帮助观众更科学地解读电影“彩蛋”中多模态协作在揭示“彩蛋”所体现的前景化效果的意义,提升了观众对电影“彩蛋”的欣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