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医疗保险制度对流动人口消费的影响

梁元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以刺激国内消费市场的方式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变得尤为重要。同时,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已逐步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但是流动人口应对未来不确定性风险较多,致使其预防性储蓄很高,消费明显不足。医疗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调节收入差别、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同时医疗保险可以降低未来疾病风险带来的经济上的冲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人们的预防性储蓄动机,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其对流动人口消费的影响日渐凸显。因此分析流动人口的消费状况,探究医疗保险制度对流动人口消费的影响,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优化医疗保险体系,增强流动人口的消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绝对收入理论、生命周期假说、流动性约束假说和预防性储蓄理论等理论,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我国流动人口总体概况、参加医疗保险状况和消费状况。接着利用多元回归模型,通过设置是否参加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类型和医疗保险参保地三个虚拟变量,实证分析了医疗保险制度对流动人口消费的影响程度,并根据流动人口的户口性质和代际群体将总样本分为四类子样本,探究医疗保险制度对不同子样本的影响程度。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两种不同的医疗保险制度对流动人口消费的作用相反。参加居民医疗保险会显著抑制流动人口的消费,而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的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在流入地参保能够有效地促进流动人口增加消费,而在流出地参加医疗保险会显著抑制流动人口的消费。第三,不同类型医疗保险制度对流动人口消费的影响存在群体差异。对于户口性质不同的流动人口来说,居民医疗保险对非农业户口流动人口的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农业户口流动人口消费的影响不显著;职工医疗保险对非农业户口流动人口消费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从群体代际来看,居民医疗保险对新生代流动人口消费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职工医疗保险显著地提高了老生代流动人口的消费水平。第四,医疗保险参保地对流动人口消费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在流出地参保对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消费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对老生代流动人口消费的影响不显著。为了促进流动人口提升消费水平,进而拉动内需,达到我国经济良性发展的目的,本文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给出了如下四个建议:第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努力缩小不同户籍附加权力的差别;第二,优化医疗保险体系,逐步提高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第三,通过加大教育投入、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第四,转变流动人口消费模式,扩大消费市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胡芳肖;王育宝;;国外提高贫困人口消费水平的经验借鉴[J];消费经济;2007年04期
2 李玥;;如何加强我省农村人口消费对策的探讨[J];经贸实践;2016年22期
3 周宏涛;段鹏飞;李中山;;基于扩展性支出系统模型下沈阳市流动人口消费结构分析[J];今日财富;2019年01期
4 郝演苏;周佳璇;张建伟;;医疗保险、市民化与农业转移人口消费[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年01期
5 宋月萍;宋正亮;;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消费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J];人口与经济;2018年03期
6 孙豪;桂河清;柴国俊;;流动人口消费需求潜力:规模估算与释放路径[J];财经科学;2022年07期
7 黄国龙;;论人口消费红利:成因、依据及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10期
8 李家友 ,刘述宣;鄂西自治州人口消费问题初探[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9 刘汉辉;;论扩大内需与人口消费红利[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10 ;亚洲汽车市场简析[J];机电国际市场;1996年03期
11 朱铭来;史晓晨;;医疗风险、医疗保险与流动人口消费[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12 张华初;刘胜蓝;;失业风险对流动人口消费的影响[J];经济评论;2015年02期
13 ;四个“主义”盛行[J];成功营销;2011年Z1期
14 杨宏;;浅析青岛市网球人口消费现状及发展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20期
15 张建忠;论人口消费与可持续发展[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6 邓伟志;中国青年的消费[J];社会;1997年10期
17 蒋正华,毛志锋,王海涛;适度消费人口的理论分析与控制[J];中国人口科学;1992年06期
18 杜启霞;;通货膨胀对城市贫困的影响研究——基于贫困人口消费价格指数的分析[J];当代经济;2016年13期
19 周晓蓉;;学生少儿医疗保险的政策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庆华;;苏州市医疗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2 姚宏;;中国医疗保险展望[A];全国企业医院管理经验交流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3 傅鸿翔;;医疗保险的费用控制机制探讨[A];第一届浙江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秦虹;;病案信息管理与医疗保险[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6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许勇胜;;关于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安全管理的探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吕迟;;确保医疗质量是医疗保险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A];2006年《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贯彻实施经验及临床路径实践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谢思萍;;病案资料在医疗保险中的应用[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全国第11次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郑平;;“三网两卡”工程——天津医疗保险方案[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9 胡大洋;;人口老龄化与医疗保险[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10 刘芸;;病案在医疗保险中的作用[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2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1 朱雨烟;李雯;王付燊;;惠民保能否成为惠民“宝”?——以西湖益联保为例[A];浙江保险论文汇编2022[C];2022年
12 李贵连;;医疗保险法律适用问题探究[A];2022社会发展论坛(贵阳论坛)论文集(一)[C];2022年
13 任晓旭;;医疗保险对刑事被害人“先行救助”可行性探究[A];劳动保障研究会议论文集(七)[C];2020年
14 ;国外医疗四种保险制度模式[A];北京保险学会专题报告合集[C];2007年
15 陈晶;吕海燕;孙平;;基于多元LOGBIT模型下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留城意愿的影响研究[A];第十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0年
16 河北省财政学会课题组;;河北省医疗保险的政策评估与对策建议[A];中国财政学会2015年年会暨第二十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交流材料汇编之二[C];2015年
17 黄琼;;医疗保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疗效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18 吴林旭;;探究医疗保险单位的人员绩效管理工作[A];“决策论坛——公共政策的创新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19 王亚飞;;微信群在医疗保险办公室工作中的应用[A];2015年医疗保险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5年
20 曹传清;;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探微[A];决策论坛——基于公共管理学视角的决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2条
1 高永昌;医疗保险大数据中的欺诈检测关键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2 石安其琛;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效果评估[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
3 王茜;基于精算评估的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6年
4 张亚东;医疗费用控制与医疗保险纵向一体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黄金辉;新城镇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医疗保险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田国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温小霓;社会医疗保险风险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徐爱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评价理论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9 解垩;城乡卫生医疗服务均等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吴森林;深圳市劳务工医疗保险卫生服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1 汤晓莉;社会医疗保险可携带性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2 王建;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梁元元;医疗保险制度对流动人口消费的影响[D];中南民族大学;2020年
2 王晓利;高速城镇化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对象动态变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年
3 吴铭;流入地与流出地经济差异对流动人口消费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21年
4 刘艺;养老老保险对流动人口消费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20年
5 尹熙;新时期流动人口消费弹性估算[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20年
6 李俊乐;贵州“十二五”期间乡村人口消费分析与预测[D];贵州财经大学;2012年
7 陈怡;恩施市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8 黄慧瑛;延边州医疗保险发展研究[D];延边大学;2021年
9 刘真;我国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卫萍;公正视阈下医疗保险一体化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11 何立辉;医疗保险模式对医疗保险水平的决定机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12 白爽;评析1965年美国的“双M”医疗保险计划[D];苏州大学;2012年
13 韦柳丝;中国在非洲海外人员医疗保险需求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20年
14 王静;百万医疗保险参保意愿实证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22年
15 吴育丞;K市医疗保险基金审计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22年
16 韩杰;M市医疗保险基金审计案例研究[D];西京学院;2020年
17 郑茜文;骗取医疗保险基金犯罪疑难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
18 李浩;我国高端医疗保险发展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9年
19 补琴;家庭社会网络对农户医疗保险参与行为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9年
20 莫奕;N市医疗保险基金审计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雁;促进贫困人口消费能力真正提升[N];光明日报;2007年
2 中国人民大学健康科学研究所 宋月萍 宋正亮;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消费的影响[N];中国人口报;2018年
3 刘运策 刘洋 记者 韩雪洁;全省医疗保险工作会议提出推进改革 健全体系[N];吉林日报;2005年
4 记者 王万民;省直管单位医疗保险启动实施[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王建君;农村呼唤医疗保险[N];宁夏日报;2005年
6 张海波 顾立刚;医疗保险全覆盖[N];北大荒日报;2010年
7 记者 张景华通讯员 梁嘉敏;广东组建医疗保险“智囊团”[N];光明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薇;用技术“治愈”医疗保险“顽疾”[N];中国保险报;2014年
9 ;方正科技医疗保险信息化解决方案[N];电脑商报;2005年
10 记者 崔小红 通讯员 张美春;托县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目标[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11 黄红芳;省医疗保险研究会成立[N];新华日报;2007年
12 本报记者 麻酩;推进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N];焦作日报;2012年
13 记者 高嵩;北京成立首个医疗保险协会[N];中国保险报;2012年
14 记者 阿天梅;医疗保险州内即将实现“一卡通”[N];柴达木日报;2011年
15 本报见习记者 徐梓;探寻医疗保险城乡统筹之路[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6 记者 文晶;我市成立医疗保险研究会[N];重庆日报;2010年
17 罗丹丽;医疗保险飞入寻常百姓家[N];韶关日报;2009年
18 职新建;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在京成立[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19 ;摩洛哥开始实行职工强制医疗保险[N];中国保险报;2006年
20 贾玉蕙;科区扎实推进医疗保险工作[N];通辽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