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高校大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的时代性课题,解决思想理论教育的有效性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作持久不懈的艰苦努力,其中,充分重视和深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则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始终在持续不断地进行,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应该看到,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较多地集中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指标体系评价的改革上显得相当滞后。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许多教师虽也十分重视对教学经验和方法的研究和总结,但是有分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却凤毛麟角,因此,探索新形势下有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新途经和新思路,就显得格外重要而紧迫。
基于上述现实,作者就新形势下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与质量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在思考过程中,认为对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及其体系的研究是提高水平与质量的根本,这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是基础,是落脚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最关键也是最重的环节,离开了课堂教学评价的这一环节,谈其它的质量评价,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所以,本文在最终定稿的落脚点上,选择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于是形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在文章体系设置上按照一般文章的基本思路,从目前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逐步深入到最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方法,本文最突出的也是文章创新之处在于通过调查问卷形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突出了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与现实性;同时通过SPSS计算机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方法来归纳处理,又突出了解决问题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