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

贺续文  
【摘要】: 在边坡工程中,节理岩体边坡稳定分析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其领域涉及公路、铁路、水利工程、采矿等。在实际工程中,由于节理岩体边坡的受力特征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坡体失稳破坏的影响因素复杂多变,目前,对于复杂节理岩体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还没有比较完善的方法,传统的极限平衡法通过圆弧搜索滑动面不太合适,一般只有在滑动面已知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较准确的安全系数;其他的数值分析方法虽然能计算边坡的位移、应力、塑性区等,但都是基于连续介质的思想,其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取决于计算方法采取的假设与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 节理岩体边坡作为一种复杂的地质体属于非连续介质,坡体不同部位的力学性质、位移规律、应力状态等都是不同的。本文引入基于离散元理论的颗粒流程序(PFC2D),对节理岩体坡的失稳破坏进行仿真模拟,采用该程序模拟分析时,不需要假定材料的本构关系以及滑裂面位置,直接从细观上定义颗粒之间的接触关系,其计算过程是边坡内部材料自身求得稳定状态的调整过程,不要求变形协调、位移连续,通过可视化直接描述边坡的滑移、倾倒、裂缝的开展过程,以及滑动面的几何形状和位置。 建立了完整岩石及节理岩体的颗粒流细观模型,利用模拟平面应变试验标定其宏观力学参数,通过调整岩体PFC模型的细观参数,使其与真实材料的宏观力学参数匹配。分别建立了含有两组贯通节理及多组断续节理的岩体边坡模型,定性的分析了节理的分布形式对边坡稳定性及破坏模式的影响,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细观离散的强度折减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并与有限元算例进行了比较。利用PFC中的应力监测机制,对坡体不同位置的应力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根据坡体内部应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节理岩体边坡失稳破坏的机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志刚;乔春生;;改进的节理岩体强度参数经验确定方法及工程应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张小飞;;节理岩体单轴压缩强度预测[J];科技信息;2009年11期
3 刘可定;贺续文;;基于离散单元法密集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J];路基工程;2011年02期
4 陶连金,苏生瑞,张倬元;节理岩体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1年01期
5 孙统立;方孝伍;张庆贺;;多层结构模型在节理岩体力学分析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06年02期
6 李晓云;吴顺川;;Hoek-Brown屈服准则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7 高俊丽;;饱水节理岩体蠕变特性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10期
8 韩现民;李晓;王红霞;;基于GSI的节理岩体力学参数评价[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0年01期
9 张飞,郑德超,雷化南;各向异性节理岩体边坡非线性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5年04期
10 张志刚;乔春生;;改进的节理岩体变形模量经验确定方法及其工程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2期
11 周小平;张永兴;;基于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的裂隙岩体圆形隧道扩张问题的弹塑性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06年03期
12 李树荣;高峰;廖孟柯;梁忠雨;;岩石粗糙节理剪切强度的分形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11期
13 任懿;杨海天;;基于时域自适应算法的单向粘弹性节理岩体的等效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2009年03期
14 叶海旺;王进;;节理岩体爆破数值模拟[J];爆破;2009年04期
15 张贵科;徐卫亚;;节理岩体正交各向异性等效变形参数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16 舒谷生;彭文祥;;非线性准则下节理岩体稳定性的屈服接近度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17 林文俏;节理岩体抗压强度和加固侧压的一种简便计算方法[J];桂林工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18 朱大勇,张四维,陈友根;单一节理岩体R-R破坏准则及参数确定[J];金属矿山;1997年02期
19 刘成;王来贵;任昕;;节理岩体单孔抽注水渗流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7年02期
20 许年春;赵明阶;吴德伦;;节理岩体应力波反演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狄圣杰;徐卫亚;王伟;吴关叶;郑文棠;;柱状节理岩体原位变形试验力学浅析与模拟[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左三胜;聂德新;;蒙特卡罗模拟在节理岩体抗剪强度研究中的应用[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肖卫国;兑关锁;;剪胀和破坏耦合的节理岩体本构模型的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魏群;张镜剑;陈兴华;刘光廷;;散体单元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应用[A];水电科技论文集[C];1990年
5 魏群;刘光廷;陈兴华;王宙;;模拟坝基岩体渐近破坏全过程的散体单元法[A];水电科技论文集[C];1990年
6 保长汉;;节理岩体的随机本构关系[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7 李攀峰;杨建宏;聂德新;;贯通性节理岩体的Jv研究[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阴可;张永兴;;拉剪条件下节理岩体的应力和变形[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9 李术才;朱维申;李树忱;王书法;邱祥波;;三维断裂损伤模型在某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10 任懿;杨海天;;基于时域自适应算法的双向黏弹性节理岩体的等效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基于预应力锚杆模型的节理岩体稳定性非连续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2 吴琼;复杂节理岩体力学参数尺寸效应及工程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3 肖卫国;节理岩体本构模型和其细观力学方法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朱福巍;节理岩体细观损伤模型的理论研究与数值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焦健;节理岩体稳定分析的数值流形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宋林;节理岩体中应力波传播的动力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7 任懿;非均质材料的时域自适应—等效力、热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周能娟;节理裂隙岩体隧道爆破仿真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漆祖芳;节理岩质边坡位移反分析与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10 王仁坤;特高拱坝建基面嵌深优化设计分析与评价[D];清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续文;基于离散单元法的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朱成华;节理岩体隧道分析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刘社豪;节理岩体等效本构关系研究及工程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杨慧敏;预应力锚杆(索)在节理岩体中的支护机理研究及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5 邵军;单组节理岩体采动沉陷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3年
6 余大军;节理岩体特性的模型试验和特征单元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卢轶然;柱状节理玄武岩变形各向异性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0年
8 汤明高;节理岩体高边坡稳定性研究及应用——以云南小湾水电工程6#山梁为例[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9 潘鹏志;节理岩体等效性能的损伤模型及其数值模拟[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胡细伟;节理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记者  孙秀霞;铺就通途路 经济好“行车”[N];黑龙江经济报;2006年
2 韩雪 陈渌;大投入带来交通大跨越[N];黑龙江日报;2007年
3 黑龙江省统计局;回眸“九五”再创辉煌[N];中国信息报;2001年
4 记者 朱思恩 詹肖冰;通过信息系统破案6.3万起[N];人民公安报;2004年
5 郭小燕 ;呼和浩特交通问题的成因及对策[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5年
6 本报记者 朱思恩 詹肖冰;小水滴汇成大水库[N];人民公安报;2004年
7 关英 记者 曲生;双鸭山打开农民致富路[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8 张秀雷;归来庄转调发展注重产学研合作[N];中国黄金报;2011年
9 宋荣俊;在转型升级中扬帆[N];中煤地质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