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摘要】:
19世纪美国小说家麦尔维尔的代表作《白鲸》作为美国文学的一颗明珠,是人与自然关系创作领域的巅峰之作。它精彩的人物形象和深邃的象征意义为众多读者所赞叹。
小说中主要人物亚哈、斯达巴克和以实玛利具有不同的自然意识。盲目自大的偏执狂亚哈船长是资本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代表,他认为自然具有双层邪恶结构,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虔诚的基督徒斯达巴克具有根深蒂固的物质主义思想和谦逊服从的性格,他一方面认为自然除了工具价值外不具备任何意义,一方面认为自然是上帝的代理,人类应该顺从自然。多愁善感的水手以实玛利对自然充满了爱默生式的幻想,他用平等而理性的眼光看待自然,他认为自然本质上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无意义的存在方式,它的意义来源于人类的内在意识。
小说蕴含深邃的象征意义。一方面人物与自然具有独特的暗示关系:亚哈和裴阔德号全体船员象征着人类的野心;白鲸和海洋则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反抗;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关系具有深刻的寓意寄托:亚哈的悲剧命运象征着人与自然对抗的失败,而以实玛利的幸存则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的胜利。
生态批评兴起于20世纪中后期的欧美,是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的直接回应。生态批评反思造成环境问题的社会文化根源,将批判矛头直指西方文化内部。在生态批评视野下分析麦尔维尔的《白鲸》,透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自然意识和人与自然的象征意义,剖析其人与自然关系主题,有助于进一步挖掘这部作品的现代价值。《白鲸》通过重审西方文明,激发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启示人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误区,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回归自然。21世纪麦尔维尔的预言逐步应验,《白鲸》的现实意义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