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刘雪花  
【摘要】: 19世纪美国小说家麦尔维尔的代表作《白鲸》作为美国文学的一颗明珠,是人与自然关系创作领域的巅峰之作。它精彩的人物形象和深邃的象征意义为众多读者所赞叹。 小说中主要人物亚哈、斯达巴克和以实玛利具有不同的自然意识。盲目自大的偏执狂亚哈船长是资本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代表,他认为自然具有双层邪恶结构,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虔诚的基督徒斯达巴克具有根深蒂固的物质主义思想和谦逊服从的性格,他一方面认为自然除了工具价值外不具备任何意义,一方面认为自然是上帝的代理,人类应该顺从自然。多愁善感的水手以实玛利对自然充满了爱默生式的幻想,他用平等而理性的眼光看待自然,他认为自然本质上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无意义的存在方式,它的意义来源于人类的内在意识。 小说蕴含深邃的象征意义。一方面人物与自然具有独特的暗示关系:亚哈和裴阔德号全体船员象征着人类的野心;白鲸和海洋则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反抗;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关系具有深刻的寓意寄托:亚哈的悲剧命运象征着人与自然对抗的失败,而以实玛利的幸存则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的胜利。 生态批评兴起于20世纪中后期的欧美,是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的直接回应。生态批评反思造成环境问题的社会文化根源,将批判矛头直指西方文化内部。在生态批评视野下分析麦尔维尔的《白鲸》,透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自然意识和人与自然的象征意义,剖析其人与自然关系主题,有助于进一步挖掘这部作品的现代价值。《白鲸》通过重审西方文明,激发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启示人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误区,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回归自然。21世纪麦尔维尔的预言逐步应验,《白鲸》的现实意义进一步凸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项伟谊;求索于海上:《白鲸》与西方文明[J];国外文学;2000年03期
2 俞雪华;浅析《白鲸》与《李尔王》的悲剧因素[J];远程教育杂志;1994年03期
3 陈秋红;《白鲸》象征意义的文化阐释[J];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02期
4 岳浩然;程元;施雪琼;;《白鲸》中伊斯梅尔形象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1期
5 刘益霞;;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白鲸》的生态主义解读[J];作家;2010年14期
6 耿卫玲;;“超人”亚哈的悲剧探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周海燕;杨正和;;解读《白鲸》的生态伦理困惑[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宋玮;刘敏;李荣美;;意识的潜泳——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白鲸》[J];青年文学家;2009年02期
9 王冬梅;;《白鲸》主题意蕴与象征主义写作手法浅析[J];作家;2010年20期
10 韩德星;谈《白鲸》人物形象的“圣经”原型[J];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02期
11 张秀明;伊希梅尔肯定了什么?──《白鲸》中的辩证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12 潘薇;;极端个人主义的幻灭——一个爱默生式英雄的失败[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3 岳靖凡;;对于《白鲸》中人物形象的解读[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14 董雪飞;;文本策略与意识形态之间——对《白鲸》的一种文化阐释[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期
15 贺海萍;;无尽人性人生之旅[J];时代文学(上);2010年06期
16 付琳芳;;执着的失败——对《白鲸》中主人公命运的分析[J];文教资料;2010年04期
17 李博文;刘小玲;;电影文本遗失了什么?——谈《白鲸》电影与原著的差异[J];科技信息;2009年09期
18 孙红洪;;试论《白鲸》的元小说特征[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9 汪东枚;;从《白鲸》中的白色探讨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期
20 白济民;论《白鲸》的悲剧艺术效果[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侯志勇;;《贝尼托·切莱诺》中人物的语言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武红霞;;品牌建设学习“星巴克”(Starbucks)[A];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07年山西省哲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白岸杨;;《白鲸》及其作者的宗教伦理观分析[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马菁菁;;麦尔维尔中篇小说《贝尼托·塞雷诺》中的主仆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卢敏;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小说类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安斌;清教主义对17-19世纪美国文学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6年
3 周峰;“渔”行为与海明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柏钦琳;《白鲸》中美国的帝国主义倾向[D];山东大学;2011年
2 齐少立;论《白鲸》中的海洋形象[D];湘潭大学;2011年
3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艺;解读《白鲸》中人鲸冲突的暗指[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范璟;论《白鲸》的叙事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黄利达;《白鲸》的陌生化解读[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罗迎春;《白鲸》的生态学解读[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牛聪;论尼采美学思想在小说《白鲸》中的体现[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秦燕飞;智者孤独—《白鲸》对读者期待视域的挑战[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10 梅娟;《白鲸》中荒野的生态主义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周莉清;《白鲸》中的生态文学元素探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2 郝敏;《白鲸》——来自海洋的觉醒[N];文艺报;2003年
3 胡声;麦尔维尔与《白鲸》[N];中国海洋报;2002年
4 文舒;错译与漏译的误导[N];光明日报;2001年
5 陈侗;海洋中的文学[N];文汇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侯晓轩;体验了就能销售吗?[N];计算机世界;2003年
7 李景端;透视劣质翻译症结[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海洋深处的又一只“白鲸”[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张菊荣;儿子读书[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薛泰;沙漠雄鹰[N];中国石化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