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压敏陶瓷材料压制过程的离散元模拟和实验研究

邹霞  
【摘要】:压敏陶瓷材料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功能陶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压敏陶瓷材料性能的优劣不仅受材料本身的影响,而且受成型工艺条件的影响,由于成型工艺条件变化因素较多,采用实验的方法来进行工艺优化研究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本文提出使用数值模拟的办法来进行压敏陶瓷材料成型的研究,进行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压敏陶瓷粉体材料成型过程的离散元模拟以及实验研究,讨论了成型工艺对成型后坯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为成型实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本文各章节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第一章总结了压敏陶瓷材料的特点及应用,阐述了陶瓷成型技术以及机理。通过文献调研,讨论了国内外关于陶瓷粉体材料成型工艺研究现状,以及使用模拟的方法进行成型的研究现状。提出使用离散元法来进行粉体材料成型的研究的优点,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介绍了离散元法的发展及相关理论,选择了适合于陶瓷粉体材料成型研究的离散元模型。介绍了基于离散元法的PFC软件相关理论,以及它的计算方法和假设; 第三章引入相似性原理,建立起基于相似性原理的离散元模型,得到模型与原型之间参数的比值关系。对所建立的离散元模型进行参数的校核,详细的介绍了校核的方法和过程,最后得到ZnO和Bi2O3微观参数; 第四章研究了不同的压制环境、压制方式以及不同尺寸模具情况下,压敏陶瓷材料成型的离散元模拟与实验研究。探讨了重力对成型后坯体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从机理上分析重力与微重力环境中成型坯体力学性能不同的因素,同时结合重力环境中的成型实验,验证模拟的正确性;单双向加压情况下,成型坯体的力学性能不同,从微观的情况下分析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使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单双向加压成型,得到压敏陶瓷片的压敏性能不同;选用不同尺寸的模具进行模压成型的模拟,得到成型坯体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差别,分析了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蔡艳华;彭汝芳;马冬梅;朱根华;楚士晋;;机械力化学应用研究进展[J];无机盐工业;2008年08期
2 韩凤兰;孙强;李良学;任江涛;;微波法制取二氧化锡粉体材料[J];石油化工应用;2007年06期
3 ;纳米与粉体材料[J];新材料产业;2010年07期
4 董泽亮;张雨山;黄西平;王俐聪;郭淑元;曹冬梅;;浓海水或卤水制备氢氧化镁粉体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11年04期
5 范述宁,赵阳囤,李欣田,侯利锋,胡兰青,卫英慧;粉体材料的爆炸固结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03年06期
6 胡国荣;李国;彭忠东;邓新荣;曹雁冰;万文治;;超细氮化铬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J];粉末冶金工业;2006年03期
7 徐来斌;王美荣;刘学堂;;火炸药粉体材料的粒度测量[J];火炸药;1996年02期
8 曾莹莹,陈海辉;纳米粉体材料生产新技术[J];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03期
9 吴宏富;;同一超细粉体一经分级即身价倍增 新一代XFJ超细粉体分级机使普通的粉体材料高档化成为现实[J];山东农药信息;2005年12期
10 刘淑珍;;负离子粉体对设备及面料性能的影响[J];天津纺织科技;2008年03期
11 侯志远;杨永民;;气流磨粉磨超细矿渣粉的粉体性能和微观形貌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9年04期
12 ;超细电气石功能粉体材料[J];中国粉体工业;2010年01期
13 丁浩;粉体工程学的建设及其对非金属矿深加工的意义[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1997年05期
14 张健;;烟用复合滤棒加粉装置的研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5 刘英俊;;粉体材料在塑料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8年04期
16 ;记录发展新进程,荟萃粉体新技术大型史料年刊《中国粉体工业通鉴》(第五卷/2009版)编撰启动[J];辽宁化工;2009年04期
17 ;记录发展新进程,荟萃粉体新技术 大型史料年刊《中国粉体工业通鉴》(第五卷/2009版)编撰启动[J];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9年03期
18 吴刚强;郎中敏;;无机粉体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24期
19 郑水林;;非金属矿物粉体表面改性技术进展[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10年01期
20 曾桓兴;粉体材料与精细化工[J];安徽化工;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种粉体材料与技术[A];2010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骆广生;兰文杰;徐建鸿;吕阳成;;粉体材料可控制备的研究进展[A];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卢寿慈;郑水林;;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的加工应用现状与发展[A];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刘英俊;;非矿粉体材料在塑料中的应用进展[A];第十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4年
5 李永;李江涛;杨筠;林志明;;燃烧合成Al掺杂SiC高发射率粉体材料及其在红外辐射涂料中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郑福前;谢明;刘建良;邓忠民;吕贤勇;;贵金属快冷粉体材料[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技术论文部分[C];1997年
7 戴斌;;利用μCT研究炸药压制过程的颗粒破碎及密度变化特征[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1年版[C];2011年
8 郑水林;;粉体表面改性技术进展[A];颗粒学前沿问题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彭人勇;陈庆春;王廷吉;周萍华;;影响粉体粒度测定准确性[A];第六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吕百龄;;橡胶工业用非矿粉体材料的改性[A];第六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大会暨2000年全国粉体设备-技术-产品交流会会议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秋松;溶液雾化法制备镍钴精细粉体材料理论与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武素梅;机械合金化法研制铜铟硒类光伏粉体材料[D];大连交通大学;2011年
3 郑兴华;微纳热功能粉体材料传热及蓄热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2年
4 李静;ZnO微纳结构材料的实用制备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王彪;NASICON材料与微型气体传感器及检测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赵娜红;锂离子电池用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电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彭小芹;合成水化硅酸盐纳米粉体胶凝材料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8 朱正如;尖晶石结构光催化剂的制备与降解甲苯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秀娟;荧光材料粉体颗粒形貌的控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叶途明;粉末冶金材料的温压行为及其致密化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霞;压敏陶瓷材料压制过程的离散元模拟和实验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2 管飞;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瑜;大型陶瓷结构制备仿真技术与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4 安鑫鑫;二氧化钒的简便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何丹丹;水滑石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选择吸附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6 陈寅;MoS_2固体润滑剂粉体材料的制备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7 行亚宁;大粒度钼粉制备板材的工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8 许庭静;铁酸镥铁电材料的合成、微结构及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巧;铜合金粉体材料涂层腐蚀行为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杨秀培;从锌焙砂湿化学法制备高纯、球状纳米ZnO粉体材料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智宏;金川粉体材料工艺实验室建成[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2 王拥军;中科铜都公司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立项评审[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3 罗卫红;金川镍钴粉体材料全面创新[N];科技日报;2001年
4 王景春;高性能氮化硅粉体材料将在豫投产[N];中国化工报;2010年
5 刘雪泉 孙院军;金钼集团两项863项目喜获国家批准[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6 杨文利;一个纳米公司董事长的困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7 罗卫红;金川公司加速高新技术产品开发[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1年
8 蓝天皮华 宁晓;负重自强 挺起不屈的脊梁[N];重庆日报;2007年
9 蒲利宏;吴澜尔:材料科技女“尖兵”[N];宁夏日报;2007年
10 周治洲;粉体技术与装备节能减排前景广阔[N];中国建材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