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壁碳纳米管连接结中缺陷移动与修复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摘要】:单壁碳纳米管(SWCNTs)连接结是一种潜在的理想结构,Ouyang等人在science上曾报道制备出(22,-5)/(21,-2)和(11,8)/(9,6)两种碳纳米管连接结。2004年Hashimoto等人也通过电子辐照制作了一个混合手性(17,0)/(18,0)单壁碳纳米管连接结。由此可见,碳纳米管连接结是存在的并且可以通过辐射诱导制作的。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拓扑缺陷单壁碳纳米管连接结的形成规律,并探讨了高温下这些碳纳米管连接结中缺陷移动与修复的微观机制。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单壁碳纳米管连接结的形成过程。采用Tersoff势函数描述碳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将相邻锯齿型碳纳米管或扶手型碳纳米管进行对接,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高温退火后得到拓扑缺陷单壁碳纳米管连接结的结构,结果表明:不同手性的单壁碳纳米管对接可以形成有规律的连接结结构,且连接处是由五七边形组成的拓扑缺陷,与之前的实验研究结果相一致。
2、以(7,0)/(8,0)锯齿型和(6,6)/(7,7)扶手型碳纳米管连接结为例探究了单壁碳纳米管连接结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五七拓扑缺陷中的五边形两翼的两个C原子拥有较低的移除能,更容易被蒸发离开体系。
3、提出高能量的原子优先被蒸发的机制,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先模拟了(7,0)/(8,0)锯齿型拓扑缺陷单壁碳纳米管连接结中缺陷在高温下的移动与修复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由一对五七边形拓扑缺陷组成的单壁碳纳米管连接结,缺陷处的C原子由于高温或者受辐射被蒸发而得到自我修复,拓扑缺陷能沿着碳纳米管直线或者螺旋方向朝半径大的一端移动,且移动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随着原子的不断蒸发离开体系,发现扭结既有直线运动又有螺旋运动。
4、按照高能量的原子优先被蒸发的机制,模拟了(6,6)/(7,7)扶手型拓扑缺陷单壁碳纳米管连接结在高温下的移动与修复情况。模拟结果表明,与(7,0)/(8,0)锯齿型拓扑缺陷单壁碳纳米管连接结中缺陷的移动路径大不相同。随着原子的蒸发离开体系,(6,6)/(7,7)扶手型碳纳米管中扭结的移动路径呈现出非常有趣的螺旋路线,一对五七拓扑缺陷从分开到重合再分开。缺陷的移动路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碳纳米管的手性。
按照高能量的原子优先被蒸发的机制所模拟的结果与实验观察到的扭结直线或螺旋运动相吻合。其研究结果对理解实验中观察到的高温下碳纳米管缺陷的自我修复现象有帮助,对探索碳纳米管电子器件的制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
|
|
1 |
;碳纳米管—Raman会提供什么信息?[J];现代科学仪器;2005年05期 |
2 |
;化学所与索尼公司合作实现单壁碳纳米管选择性分离/富集[J];人工晶体学报;2009年02期 |
3 |
戴闻;单壁碳纳米管中的电子波函数[J];物理;2002年04期 |
4 |
孟洁,宋礼,孔桦,王朝英,郭小天,许海燕,解思深;单壁碳纳米管无纺膜的抗凝血性能研究及其对血液系统中植入性假体的意义[J];新型炭材料;2004年03期 |
5 |
何为凡;徐学诚;陈奕卫;成荣明;;多壁碳纳米管和过氧化苯甲酰化学反应的红外表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6 |
尹彩彬;;纳米之光将照亮新世纪(Ⅱ)[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0年04期 |
7 |
王玉芳,张振生,刘浩然,徐晓轩,潘桂玲,郭俊怀,刘友婴,韩玄优,蓝国祥;催化剂比例对单壁碳纳米管制备的影响[J];光散射学报;2001年02期 |
8 |
李峰;甲基修饰单壁碳纳米管的几何结构、束缚能和电子结构[J];泰山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9 |
王玉芳,刘浩然,徐晓轩,邵悦,曹学伟,扈士芬,刘友婴,蓝国祥;以Y/Ni为催化剂制备的单壁碳纳米管的拉曼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2年04期 |
10 |
;单壁碳纳米管生长研究取得进展[J];炭素技术;2011年02期 |
11 |
王玉芳,曹学伟,蓝国祥;单壁碳纳米管制备的最新进展[J];功能材料;2000年S1期 |
12 |
黄文胜,桑秋章,杨春海,张升晖;单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测定鸟嘌呤的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3 |
;已商业化生产的碳纳米管[J];玻璃钢;2004年03期 |
14 |
;物理所发现硼、氮共掺杂使金属性碳纳米管转变为半导体[J];硅酸盐通报;2008年06期 |
15 |
Mary;;北京大学“单壁碳纳米管可控生长研究”取得突破[J];今日电子;2011年04期 |
16 |
郭连权,马常祥,王帅,李辛;单壁碳纳米管储氢行为的模拟计算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4年03期 |
17 |
韦进全,慈立杰,魏秉庆,徐才录,梁吉,吴德海;用浮动催化裂解法制取单壁碳纳米管[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8期 |
18 |
王宇,王秀喜,倪向贵,成琴;单壁碳纳米管拉伸变形的原子尺度模拟[J];化学物理学报;2005年02期 |
19 |
张巧玲;;中美科学家合成最小碳纳米管结构富勒烯C90[J];现代物理知识;2010年01期 |
20 |
;单链DNA易位可激发碳纳米管出现强电流[J];纳米科技;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