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距离目标红外辐射探测研究
【摘要】:红外技术在现代军事、工业以及医学等领域已经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并已经在各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红外辐射探测则是红外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红外辐射的探测对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远距离目标的红外辐射探测相关理论与技术。文章首先对红外技术以及红外辐射探测的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介绍了红外探测相关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黑体及灰体辐射规律的相关理论。在介绍了红外辐射理论基础后,针对远距离目标的红外辐射探测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1、首先分析讨论了远距离目标的辐射探测原理。本文采用双波段的原理进行高空远距离目标温度的测量,然后结合普朗克辐射定律计算目标的红外辐射。目标在3~5μm和8~12μm两个波段具有不同的辐射强度,根据双波段测温的原理,可以建立温度与比值的对应关系,然后由探测器接收到的两个波段不同辐射强度即可得出目标的温度。2、提出了一种目标投影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讨论了远距离目标红外辐射强度的计算方法。在得到目标温度之后,目标的真实辐射强度可根据普朗克辐射定律计算出来,但前提是目标在视线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已知,所以需建立目标投影面积的计算模型。在文中,根据辐射探测的目的,我们假设目标是一个圆锥体,并给出了不同观察方向下,目标投影面积的计算方法。3、分析了远距离探测时,大气的吸收、散射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对红外辐射的衰减影响,其中重点分析了水蒸气和CO2气体分子对红外辐射的吸收衰减,并考虑了各自的吸收透过率在不同海拔高度和倾斜距离传输条件下的修正。然后,在考虑地球曲率的情况下提出一种计算任意方向两点大气衰减的计算模型,并分别计算了3~5μm和8~12μm两个波段的大气吸收、散射以及气象条件的衰减结果。4、根据具体的数据以及图表讨论了远距离目标的红外辐射探测。首先,根据分析得到的数据,得出远距离红外辐射的探测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即必须在气象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进行。然后,分析了远距离辐射探测对海拔高度的要求,并给出了不同海拔高度下红外辐射的衰减规律;接着,讨论了远距离目标的辐射探测在不同传输距离下的衰减规律;最后,给出了在特定海拔高度,不同探测距离下,目标的温度与双波段比值的具体关系,并给出简要分析。实验的具体计算结果表明,在10km左右高空的情况下,目标红外辐射测量的距离可以从低空测量的几十公里增加到几百公里,为进一步分析目标辐射特性提供了理论与技术上的支撑。
|
|
|
|
1 |
乔亚;;目标红外辐射控制技术研究[J];激光与红外;2006年02期 |
2 |
禾;;红外辐射测量技术交流会在洛阳召开[J];激光与红外;1983年11期 |
3 |
雷鸣书;;酒类红外辐射人工催陈效益显著[J];激光与红外;1988年10期 |
4 |
徐景智;红外理疗机理及其应用前景[J];红外技术;1990年02期 |
5 |
;利用大气中红外辐射预报地震[J];红外技术;1990年05期 |
6 |
侯兰田,铁友;红外辐射与物质作用热过程的研究[J];红外技术;1990年06期 |
7 |
潘儒宗,邓尉林,钱进夫;高性能红外辐射材料研制途径探讨[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1年04期 |
8 |
王威,李进杰,顾德均,高伟;红外辐射的气候环境传输特性分析[J];激光与红外;2000年05期 |
9 |
薛谦忠,吴振森,薛妍,刘安安;目标对背景红外辐射的散射特性[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10 |
付伟;飞机的红外辐射抑制技术[J];光机电信息;2002年10期 |
11 |
侯峙云,周桂耀,侯蓝田;红外辐射与物质的热作用[J];红外技术;2002年05期 |
12 |
高;红外辐射探测器件[J];红外;2004年12期 |
13 |
金逢锡,顾广瑞;红外辐射线干燥谷物机理[J];红外技术;2005年01期 |
14 |
袁江涛;杨立;陈翾;张健;;现代舰船红外辐射及其控制策略分析[J];激光与红外;2006年10期 |
15 |
冯胜山;鲁晓勇;许顺红;;高温红外辐射节能涂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工业加热;2007年01期 |
16 |
邵晓鹏;郑宏斌;徐军;张建奇;;光裸地表红外辐射统计模型及纹理特征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
17 |
路远;吴丹;金伟;侯德鹏;;地表红外辐射建模研究[J];红外技术;2008年02期 |
18 |
吕明春;张延坤;王旭;;近场红外辐射模拟技术与工程应用[J];光电技术应用;2010年01期 |
19 |
杨玉峰;吴振森;曹运华;;非朗伯面目标对复杂背景红外辐射的散射特性[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年05期 |
20 |
刘娟;龚光红;韩亮;高栋栋;;飞机红外辐射特性建模与仿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