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专业背景与盈利预测偏差研究
【摘要】:证券分析师是资本市场上重要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传递主体。相比普通投资者,分析师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和较广的渠道收集市场上的公开信息与私有信息,并能利用其知识解读和分析这些信息,最后向市场参与者提供这些经过整理的信息,对于帮助投资者提高投资效益以及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均有重要影响;因此针对分析师预测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分析师的预测行为与多方面因素存在相互影响,基于分析师预测的研究容易产生内生性问题,降低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为尽可能避免内生性问题的影响,本文选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的实施作为外部冲击,以分离因果关系,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推进期间产生的自然实验环境基础上,研究证券分析师专业背景对其盈利预测偏差的影响。本文首先梳理分析师预测偏差研究的相关文献,找到研究的切入点;然后对有效市场假说、信息不对称理论与羊群效应理论进行回顾与陈述,结合一致性评价政策的内容与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五个研究假设;最后选取2013-2017年分析师对我国沪深A股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EPS预测数据,共计2993个观测样本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得出如下结论:(1)一致性评价政策正式推进后,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整体上会显著降低;(2)具备医药相关专业背景的分析师与不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在一致性评价推进后均显著降低;(3)在一致性评价政策推进前后,分析师专业背景均能够显著降低其盈利预测偏差。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基于提高资本市场运作效率的方向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主要概括为:(1)券商应结合分析师的自身特征对其进行培养;(2)投资者应对分析师研究报告进行筛选和适当参考,不应盲目跟从;(3)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管理,改善资本市场信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