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摘要】:政党协商作为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构成和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内容,关联着协商民主制度和国家政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开展政党协商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历史根据,还有现实依据。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我国政党协商的格局,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政党协商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方面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提出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另一方面反复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此,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讲话,颁发了一系列文件,部署了一系列工作,有力推进了政党协商在新时代的发展,创新了中国共产党政党协商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政党协商思想的形成过程中,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新思想形成的一个显著特征。习近平对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面而系统的。在基本要素方面,习近平从协商的主体、内容、基础、形式和目标等予以了坚持和丰富。习近平把毛泽东以党外人士和工商联为协商主体明确概括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工商联;把毛泽东以国际国内事情为协商的模糊对象明确规定为七大内容;把毛泽东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协商政治基础鲜明阐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毛泽东的多种协商形式归纳为会议、约谈和书面三种主要形式并进行细化;把毛泽东以建国执政为协商目标升华为强国复兴。在基本原则方面,习近平从协商的领导权、程序、态度、价值、政党关系等进行了坚守和深化。从“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展为“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把“遇事先和党外人士商量”深化为“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对“民主合作”发展为“深入开展民主协商”;从“为人民服务”上升到“以人民为中心”;把“八字方针”突出为强化“十六字方针”。习近平对毛泽东政党协商的政策策略做到了赓续和弘扬,既重视协商合作,坚持有事多商量;又营造协商氛围,达成有事好商量;还要求提升协商水平,做到有事会商量。对于毛泽东在政党协商的制度建设上,习近平进行了传承和创新,从关系政党制度和协商民主制度的高站位下重视制度建设,推动政党协商制度化发展。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习近平升华了对政党协商的地位作用认识,肯定政党协商在服务“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中的巨大作用,并进一步从党、人民和国家等视角对协商地位作用进行了挖掘。习近平坚持了实事求是、问题意识和抓铁有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顺利实现了新时代下对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继承和发展展示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历史性与现实性相交融、政治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有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协商理论最新成果的理论意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智慧力量的实践意义、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习近平对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理论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政党协商思想必将在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中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