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刘林,陈旭东;新型电致发光材料聚芴及其共聚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J];广州化工;2004年04期 |
2 |
李哲峰;张洪杰;;稀土有机配合物电致发光研究进展[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12期 |
3 |
杜俊玫;张瑞霞;陈迎鑫;;高分子化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1年03期 |
4 |
胡有敢;光明的使者——电致发光应急疏散指示标志装置[J];安徽消防;1994年03期 |
5 |
印寿根,李晨曦,黄文强,何炳林,彭俊彪,刘星元,李文连;含二唑的聚(间亚苯乙烯)电致发光二极管[J];高分子学报;1998年02期 |
6 |
严宏宾,罗雪梅,沈永嘉;聚合物电致发光[J];功能材料;1998年06期 |
7 |
刘承美,罗利玲,谭晓明,谢洪泉;PPV类电致发光聚合物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年01期 |
8 |
李文连;稀土有机电致发光研究进展[J];中国稀土学报;1999年03期 |
9 |
王明亮,张俊祥,刘举正,徐春祥;一种新型苯乙烯衍生物的光致发光与电致发光(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00年08期 |
10 |
孟凡宝,张宝砚;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化工新型材料;2000年11期 |
11 |
何大伟,杨胜,王永生,徐叙瑢;ZnS∶TbF_3薄膜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01年06期 |
12 |
刘志甫,李永祥,殷庆瑞;金属氧化物系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2002年06期 |
13 |
关亚非,何大伟,成正维,邓朝勇,李少霞;ZnS:Tm的薄膜电致发光及激发过程[J];中国稀土学报;2002年06期 |
14 |
沈鸿,徐征,章婷,陶栋梁,杨军,徐怡庄;共掺杂稀土配合物Tb_(0.5)Eu_(0.5)(asprin)_3phen电致发光的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02年06期 |
15 |
张占军,李经建,张波,蔡生民;多孔硅表面性质导致电致发光的进一步论证[J];电化学;2002年01期 |
16 |
孙英华,郑永珠;聚2.5二甲氧基对苯乙炔的合成和光致发光的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17 |
车茂丰;EL(电致发光)技术为丝网印刷开拓新市场[J];广东印刷;2002年04期 |
18 |
白峰,邓振波,徐征,高新,李勇,徐怡庄,吴瑾光;一种新型共掺杂稀土配合物的发光特性[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年10期 |
19 |
张梦欣,邓振波,白峰,张志峰,徐登辉,梁春军,王瑞芬;铽配合物TbY(mMBA)_6(phen)_2·2H_2O的有机电致发光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年06期 |
20 |
陈芳芳,关敏,张佑专,王科志,黄春辉;一种双核铕配合物的合成、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质研究[J];化学学报;2005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