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的复苏
【摘要】:男人和女人的确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因为无论在任何社会和文明形态中,两性的依存关系都是人类得以繁衍生存的基础。两性的关系看似简单实际却很复杂,因为长久以来女性作为最特殊的奴隶而一直处于屈从地位的历史,使男人和女人相互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女性为改善她们自身境况所做的努力与抗争,成为人类历史上一次“最漫长的革命”。
女性主义思潮作为二十世纪复兴的最引人注目的理论之一,以其尖锐的批判性和强大的震撼力,使人们开始关注女性独特的生活状态和思维模式,女性开始浮出历史的地表,女性主义理论也逐渐从一门边缘学科成为了一门显学。
女性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独特的“一派多元”现象,改善女性的社会生存状况起到很大的作用。故本文拟从历史视角对女性主义法学中各理论流派的演进作一个梳理,并试图分析理论演变的原因。
全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至三章节,分别论述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激进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形成的原因,包括历史背景、哲学思想渊源等,阐述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对男女平等的追求、激进主义女性主义对两性差异的强调以及后现代女性主义对话语权力的抨击、对“人”的概念的解构等,再简单说明这三种理论各自的不足。第四章则阐明传统女性主义理论之间的冲突,并剖析理论流变的原因:首先,各派理论预设的前提不同;其次,各派理论与当时社会主流哲学思潮之间的融合及张力;再有就是各派理论自身的不足为新的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最后,论述女性主义后现代转向的必然趋势。
现今,女性整体的社会地位己得到提高,但当女性作为解放的妇女加入历史进程的同时,其作为一个性别的群体却再度失落于历史的视域之外,她们仍然未能成为话语及历史的主体,甚至法律也未能带给她们想要的平等气氛,女性要获得实质上的平等的道路仍是漫长而艰难的,我们共同期待能早日看到一个两性真正和谐相处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