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功能语义场视角下的英汉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

张云  
【摘要】: 人类生活在一个神奇的色彩世界里,颜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用来表示这些颜色的颜色词数不胜数,基本颜色词构成了颜色词中的类典型。所有的颜色词根据这些基本颜色词划分为相应不同的颜色词范畴,每个范畴内的颜色词所具有的最基本特征就是该基本颜色词的颜色特性。 颜色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不同的文化、历史和地理原因,英语和汉语的颜色词反映了自己民族的颜色取向、社会心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文化特点。因此对英语和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四个部分进行讨论。 第一章首先回顾国内外学者对颜色词所作的研究,讨论本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者认为:以往的颜色词对比研究局限于罗列基本颜色词常见的文化内涵,具有无序性,这是因为缺乏一个科学的、系统的、操作性强的对比模型。其次,作者阐明颜色和颜色词之间的关系。再次,作者对“基本颜色词”和“文化内涵”进行定义。最后作者介绍了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本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阐述了英汉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所采用的功能语义场这一视角的理论框架。作者基于类典型和语义场这两个基本概念,将颜色词范畴化并建立颜色词语义场;然后构建了功能语义场这一新的对比模型。为了具体描述这一对比模型,作者使用了四个图形来具体体现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的四个维度。 第三章在功能语义场视角下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对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英汉语之间对应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所构成的多义功能语义场和同义功能语义场;二,英汉语内部不同的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所构成的同义功能语义场和反义功能语义场;三,英汉语之间不对应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所构成的同义功能语义场。在功能语义场中,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对比,作者发现:一,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具有多样性和两极性;二,在英汉语内部的不同基本颜色词之间存在着相同的文化内涵;三,在英汉语对应的基本颜色词之间存在相同的文化内涵;四,在英汉语对应的基本颜色词之间存在相反的文化内涵;五,在两种语言之间不对应的基本颜色词之间也存在相同的文化内涵。 在第四章中,作者进一步阐述了功能语义场角度对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的重要意义以及颜色词文化内涵的对比结果对跨文化交际、二语学习和翻译等领域带来的启示,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丽波;;跨文化交际视域下英汉文化中的察“颜”观“色”[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王晓燕;;浅谈颜色词“红”与“黑”的英汉对比研究[J];海外英语;2011年07期
3 郭宇昕;;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J];考试周刊;2009年32期
4 陈翠竹;;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的对比[J];考试周刊;2008年16期
5 刘蓓;;英汉颜色词的文化迥异[J];网络财富;2010年16期
6 何璐;张琴;;英汉词汇的“颜”外之“异”[J];科技信息;2008年27期
7 李彦霞;;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年05期
8 傅玲芳;汉英基本颜色词文化意蕴对比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初源莉;论俄汉语基本颜色诃的引申意义[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雷英;;文化差异与英汉基本颜色词的翻译策略研究[J];科学之友;2010年16期
11 邵伟国;;绚丽多彩的颜色表达法[J];英语知识;1993年07期
12 陈颖;;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分析及其翻译[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08期
13 玄贞姬;;朝鲜语AX式颜色词程度序列考察[J];民族语文;2009年05期
14 陈玲美;;中英文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5 胡丹青;;湖北大冶方言中的颜色词探究[J];文学教育(上);2009年02期
16 何广;李立群;;颜色词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17 毛琦峥;;英汉基本颜色词的语用功能对比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07期
18 张文蛟;;汉英基本颜色词文化语义对比[J];宜宾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19 吴丽芳;;英汉基本颜色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6年04期
20 王蜀豫;现代日语基本颜色词再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娟;;俄文报刊标题中的文化内涵[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姚洁;;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比较(英文)[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白兴易;赵得成;柴英杰;;文化内涵与工业设计[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文刚;;诗国长城 文化丰碑——中国常德诗墙文化内涵解读[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哲;;中西色彩文化内涵对比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夏晓春;;设计创意是企业品牌化发展的原动力[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于铁成;;中医药学的文化内涵[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万依;;紫禁城文化内涵浅识举隅[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C];1996年
9 马玉山;;论晋阳古都的文化内涵[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黄毅;;英汉基本方位词的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正刚;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小丽;宋代咏史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韩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透视[D];南开大学;2009年
4 赵彩花;前四史论赞文体艺术及其文化内涵[D];复旦大学;2004年
5 朱习文;古天文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张明敏;中国传统司法审判制度法文化内涵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涂敏华;历代都邑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艳丽;先秦两汉文学老妪形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渠红岩;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志萍;当代新疆文学的性别书写及其文化内涵[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功能语义场视角下的英汉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D];湘潭大学;2006年
2 米法利;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曹南;颜色与动物:文化内涵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艳艳;英汉基本颜色词义的跨文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王蕾;汉、越语熟语文化内涵比较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6 张俊星;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苹;汉维语颜色词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8 樊华;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郭丽;汉德基本颜色词联想意义与文化内涵对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10 祝军;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探讨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与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冠一;用文化内涵吸引儿童[N];吉林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陈建中;让我们的城市多些文化内涵[N];金昌日报;2007年
3 记者 谷少传;挂点干部要解决基层的实际困难[N];深圳特区报;2006年
4 记者 王慧琼;丰富文化内涵 多出公园精品[N];深圳特区报;2006年
5 张涛 周玮 程义峰;春节年年都过,有些内涵你未必知[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本报记者  周秋洋 董莉红;盲目移植大树将破坏古树名木的文化内涵[N];中国建设报;2006年
7 姜翠萍 李学兵 刘国贤;乳山:文化内涵扮靓旅游产业[N];青岛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马子雷;国家形象宣传应有文化内涵[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记者 郑家艳;加速城市建设发展 丰富城市文化内涵[N];重庆日报;2005年
10 安三凯 孙华;挖掘文化内涵 凸显川北民居特色[N];广元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