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论坛研究
【摘要】:
冷战后,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在曲折中前进。非洲国家丧失冷战时期战略地位,政局动荡。日趋深入的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并抓住中非友好关系持续发展的机遇,中国和非洲国家决定共同建立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于2000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已经成功召开三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2004-2006)》、《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2009)》等五个重要文件。论坛运行机制合理,落实后续行动成果显著。中非相互利益需求不断扩大,是中非合作论坛获得蓬勃发展的动因,亦是2006年论坛被提升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主因。中非合作论坛践行了中国政府提倡的“和谐世界”的理念,推动中非关系全面深入发展,从“全天候朋友”关系跨越到“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有助于深化南南合作的内涵。中非合作论坛既面临机遇:政治机遇、经济机遇、文明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西方国家散布中非合作论坛谣言,遭到西方发达国家与非洲磋商机制挤压,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等。面对挑战,论坛应采取以下措施化解风险:粉碎“中国在非推行新殖民主义”论调,支持西方发达国家与非洲磋商机制的合理性功能,加强与非洲地区组织的合作,消除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扩大合作领域。新时期,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合作论坛前景广阔,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