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

彭清辉  
【摘要】: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过程就是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的选择和确立过程。本文立足于政府的视角,研究何种投融资体制使基础设施投资最有效率,并在此投融资体制框架下,研究我国基础设施投资边界的确定、投融资模式的选择及该模式的运作方式,从而研究该模式及运作方式的具体应用,旨在为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借鉴。 通过对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和政府投资之间关系的比较分析,论证了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融资中的重要性。而通过分析公共选择理论可知,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时存在偏离增进社会福利目标的倾向,如何确定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成为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重要部分;项目区分理论和可销售理论主要从基础设施的经济属性和技术属性来确定民间和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的分工,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根据我国投融资体制的特征,将我国投融资体制的变迁分为三个时期,利用生产函数,在对相关参数进行合理估计和测算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三个时期内我国基础设施的产出效率,发现1995年至目前这段时期内,我国基础设施的产出效率最高,可以得出我国现阶段的投融资体制是一种较为有效率的制度,也肯定了我国当前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方向,从而表明在该体制框架下选择和形成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具有稳定性。 基础设施的投融资边界包括政府投资的范围边界和规模边界(包括存量规模边界和流量规模边界)。鉴于项目区分理论和可销售理论对政府和民间在基础设施投资分工分析存在局限性,提出综合考虑基础设施的经济属性、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遵循公平与效率协调的原则来取定政府投资的范围边界,从而将基础设施分为体现社会公平的公益性项目、体现控制力的项目、风险分担性项目和前期开发型项目四类。通过测算发现,1982-2007年间,我国经济基础设施存量正逐渐接近存量规模边界,而在1986-2007年间,我国经济基础设施每年的资本形成也正逐渐接近流量规模边界。 根据政府(或国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作用不同将国外发达国家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分为市场主导型投融资模式和政府主导型投融资模式。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尽管两种投融资模式存在一定的区别,但都存在一些相同的特征,如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起着积极作用;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的边界清晰,各级政府分工明确;严格控制各级地方政府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积极创新新型投融方式以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基础设施领域。 在现行的投融资体制下,借鉴国外成熟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结合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实践,可以得出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其主要特征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政策支持、多元参与”。其中关键是“政府主导”,核心是“市场化运作”。在此模式下形成政府主导下的负债型投融资模式和政府主导下的混合型投融资两种具体形式。 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是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的核心,也是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的运作主体。文章重点研究了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的构建、运行、风险特征和可持续性。平台构建的关键是使其达到市场认可的融资标准,包括企业法人制度建设、治理结构建设、企业信用建设和现金流建设。在平台运行方面着重研究了运用金融工程分解与组合技术为项目融资方案设计和项目公司组建设计风险-收益分担机制。本部分的一个重要工作是构建了一个关于债务负担率、“赤字”率和GDP增长率的地方政府债务控制系统并分析了该系统的均衡性,当控制GDP增长率大于零后,该系统能达到均衡,此时地方政府利用投融资平台负债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存在可持续性。 最后将本文提出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及运行方式用于解决湖南省铁路建设的投融资问题。根据“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政策支持、多元参与”要求和湖南铁路建设特点,认为设立两个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分别负责省内城际铁路和其他铁路投融资建设是合理的。同时指出应将湖南城际铁路有限公司定位为负责湖南省内城际铁路建设和投融资的二级平台,而不仅仅是一个项目公司,这样才有利于其运用新型的投融资方式。最后,对长株谭城际铁路项目提出了一个“BT+PPP”投融资解决方案,并对其运作进行了讨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德雷克·戴蒙德,郭力君 ,任云兰;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J];国外城市规划;1992年03期
2 吕铁;论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年04期
3 李建勋;论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J];经济师;2001年01期
4 ;“十一五”期间重大科技专项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J];每周电脑报;2006年09期
5 元;;发展基础设施的两种战略[J];城市问题;1985年03期
6 杨军;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演进[J];经济评论;2000年06期
7 鲍金红,董哲飞;浅析国家基础设施投资[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8 张秋明;绿色基础设施[J];国土资源情报;2004年07期
9 ;Cisco与IBM携手打造基础设施安全[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04年01期
10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建设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J];中国基础科学;2007年02期
11 于博;;小CEVA挑战大TI瞄准4G无线基础设施[J];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2010年12期
12 邢捷;;基础设施[J];企业经济;1981年09期
13 ;美国“保护关键基础设施”计划[J];国外科技动态;2000年03期
14 张月玲,马其华;实施BOT 促进西部基础设施建设[J];煤炭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15 ;Internet基础设施面临压力[J];每周电脑报;1999年11期
16 王登嵘,马向明,周春山;转型时期基础设施供给演变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以东莞为例[J];城市规划;2005年01期
17 ;明年北京市所有村庄将实现基础设施城镇化[J];城市规划通讯;2009年05期
18 刘建华 ,龚义森;南京在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J];国际经济合作;1988年08期
19 ;市长办公会议研究芳村区龙溪路等三大基础设施的问题[J];广州政报;1994年11期
20 韩晓岚,费鹏,屠梅曾;上海市公交基础设施投融资新模式探索[J];上海综合经济;200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潘国锋;;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打造“绿色宜居城市”[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胡晓峰;贺筱媛;;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建模研究中复杂网络应用的几个问题[A];第七届全国网络科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王登嵘;马向明;周春山;;转型时期基础设施供给演变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以东莞为例[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4 雷小新;秦剑飞;杨小荣;;推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玲玲;孙贻超;罗彦鹤;;浅析我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骥;;美国政府应急管理中的国家基础设施保护——美国《国家基础设施保护预案》解读[A];中国突发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秀成果选编[C];2009年
7 吴晓敏;;国外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及其应用案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8 包歧峰;王敏亚;;县级图书馆新馆建设的若干思考[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戴慎志;;旧城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对策[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赵奇光;朱峰;张冬梅;;全面加强基层兽医站建设 努力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清辉;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2 周凯;区域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符安平;基础设施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毛子骏;基础设施网络中灾害扩散与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符安平;基础设施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梁涛;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及其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杨耀东;工业园区开发与经营管理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王丽娅;关于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领域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9 王克冰;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娄洪;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斌;我国经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中的政府职能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梦麒;我国基础设施民资BOT方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陈勇;我国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风险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4 杨宏图;客运专线基础设施养护维修管理方案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朱亚敏;经济基础设施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周金法;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供给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邓家昭;基础设施与住宅业发展关系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桂颖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王颖;关于我国港口基础设施利用外资问题的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10 袁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平衡分析[D];重庆大学;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连军马晓燕;特色旅游业成为海北经济发展亮点[N];青海日报;2008年
2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王延中 张湛彬;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N];中华建筑报;2002年
3 通讯员 李亮;博河民族风情旅游区项目获批复[N];博尔塔拉报;2006年
4 李珊;汕头将建一批燃气基础设施[N];广东建设报;2005年
5 李三秀吴晓娟 赵大全 王向阳;聚集:破解农村公共品供给困局之钥[N];中国财经报;2007年
6 单群一;让IT系统轻松适应需求的变化[N];中国税务报;2006年
7 原亮亮;我市举行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N];汉中日报;2007年
8 魏永刚;最大的变化在人[N];经济日报;2007年
9 朱建明;从基础架构着手整合[N];金融时报;2006年
10 梁玲;普京要求大力发展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N];远东经贸导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