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金属卟啉催化分子氧氧化烯烃的研究
【摘要】:烯烃以含有C=C双键官能团作为特征,相对于饱和烃,它具有相对活泼的化学性质,由烯烃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多样性,决定了它们氧化形式和反应产物的多样性,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可以生成环氧化物、醛、酮、羧酸等烃类含氧衍生物,它们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如何控制烯烃氧化的氧化程度和选择性,是研究烯烃催化氧化的重点和难点。直接以分子氧为氧源催化烯烃的选择性氧化,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本论文研究了以简单金属卟啉为催化剂、直接以分子氧为氧源催化烯烃的反应。考察了金属卟啉催化剂、反应条件等因素对催化作用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实验设计和对比研究,讨论了简单金属卟啉对烯烃氧化及顺反异构化的催化作用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金属卟啉催化下,1,2-二苯乙烯及衍生物等烯烃化合物能被分子氧直接氧化,发生环氧化以及C=C双键断裂生成醛的氧化反应,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分子氧的参与下,四苯基锰卟啉能够显著的催化顺式1,2-二苯乙烯向其反式构型转化,金属卟啉这种对烯烃顺反异构化的催化特性尚未见报道。本论文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1、以Alder丙酸法作参考,合成了卟啉化合物及含不同中心金属离子的金属卟啉催化剂;以三苯基膦和氯化苄或取代氯化苄为原料,利用Wittig反应作为1,2-二苯乙烯系列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合成了5种1,2-二苯乙烯系列化合物,作为烯烃氧化研究的底物,以考察烯烃底物的不同结构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2、研究了金属卟啉催化分子氧氧化苯乙烯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在四苯基锰卟啉(TPPMnCl)催化下,苯乙烯能发生环氧化以及C=C双键断裂生成醛的反应,总转化率可达90%以上,其中环氧化物选择性达42%。由反应产物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由对比实验研究表明,苯乙烯的环氧化和C=C双键断裂氧化是两个平行的反应。
3、研究了金属卟啉催化分子氧氧化1,2-二苯乙烯及取代1,2-二苯乙烯系列化合物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条件及底物结构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在产物分析上,采用了归一化法与有效碳数理论相结合的定量计算方法。反应产物主要为反式环氧化物及双键断裂产物之醛化合物,环氧化物选择性达80%以上。以取代二苯乙烯为反应底物,当其苯环对位的取代基的吸电子性越强时,其氧化反应的速率越低;以苯乙烯、β-甲基苯乙烯、1,2-二苯乙烯等取代苯乙烯为反应底物,研究了底物的不同结构对反应的影响。
4、研究了底物顺反构型对反应的影响,讨论了环氧化产物的立体选择性,考察了C=C双键的环氧化与双键断裂反应的相对选择性,研究了溶剂对反应的影响以及溶剂DMF在反应中的特殊作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这些研究,对简单金属卟啉催化分子氧氧化烯烃的反应机理作了探讨。
5、研究了简单金属卟啉对烯烃顺反异构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及机理。研究发现在分子氧的参与下,四苯基锰卟啉(TPPMnCl)能够显著的催化顺式1,2-二苯乙烯向其反式构型转化,金属卟啉这种对烯烃顺反异构化的催化特性尚未见报道,而四苯基铁卟啉(TPPFeCl)则不具备这样的催化作用。通过一系列实验设计和对比实验,对TPPMnCl在此烯烃顺反异构化中的催化作用机理作了探讨。
|
|
|
|
1 |
陈淑华,李东红;甾体-金属卟啉模型化合物对异丙苯氧化的催化作用[J];科学通报;1992年13期 |
2 |
尹春凤;非对称金属卟啉的合成及其紫外-可见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6年04期 |
3 |
刘海洋,黄锦汪,彭斌,罗国添,杨洋溢,计亮年;金属卟啉配合物的分子识别研究进展[J];无机化学学报;1997年01期 |
4 |
贾密英,王静秋;5-(4-对氯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及其配合物的催化性质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
5 |
阳卫军,郭灿城;金属卟啉化合物及其对烷烃的仿生催化氧化[J];应用化学;2004年06期 |
6 |
李永,谢夏丰,陈大茴,林丽,仇佩虹;含N轴向配位体对金属卟啉催化活性的影响[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
7 |
周牧易,曹守镜,姚静珊,林鸣红,程大典;金属卟啉表面吸附NO的XPS和IR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
8 |
阳卫军,郭灿城,毛彦利,李国成;金属卟啉的电化学性质与其催化氧化α-蒎烯性能的关系[J];催化学报;2005年05期 |
9 |
彭玉苓;王树军;;卟啉的分子识别研究进展[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10 |
倪春林;含N、S碱对尾式苯丙氨酸金属卟啉电子光谱的影响[J];上饶师专学报;1994年06期 |
11 |
张银汉,刘允平,倪其道,宋子台;meso-四(4-羟基苯基)卟啉铜配合物的固相合成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年04期 |
12 |
唐渝,王小白,桂明德,朱申杰;配位负载金属卟啉的合成及催化氧化环已烷的性能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8年05期 |
13 |
郑文琦;单凝;魏霄;张萍;王杏乔;;卟啉及金属卟啉的瞬态表面光伏特性[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年02期 |
14 |
郝晓伶;韩士田;刘彦钦;;卟啉及金属卟啉配合物的化学研究进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15 |
常旭;韩士田;刘彦钦;;卟啉及其类似化合物的应用[J];河北化工;2009年02期 |
16 |
段振宁,沈致隆,傅翔,吴爱萍,何明威;卟啉及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
17 |
刘小秦;金属卟啉催化烷烃氧化研究及工业应用进展[J];合成纤维工业;2003年03期 |
18 |
李晓丽,田丽,韩士田,刘彦钦;金属卟啉催化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研究[J];化学试剂;2004年01期 |
19 |
赵琳;关于水溶性卟啉合成的一点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
20 |
王亚军,吕自学;金属卟啉催化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