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的空间集聚与溢出效应研究
【摘要】:国内外许多研究都已证明风险投资对一国促进创新创业活动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但目前与风险投资有关的理论主要集中在微观层面的公司金融领域内。从宏观经济的视角出发,分析风险投资影响因素,以及风险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地区创新与地区就业影响的相关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本文创新性地将风险投资的投资次数与投资金额的数据与风险投资所在城市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匹配,将空间集聚的相关理论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实证方法引入到风险投资的影响因素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分析框架之中,填补了分析中国风险投资空间集聚与溢出效应的研究空白。通过对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详细总结,并与国外风险投资的发展进程进行全面比较,本文发现中国风险投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风险投资基金两极分化严重;政府资金在中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之中占到了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政府引导基金成为了中国风险投资重要的参与主体;中国风险投资早期前期投资不足,行业急功近利的现象比较明显;对专业性和创新性的追求有所降低,逐渐成为补充地方投资的一种工具。通过采用绘制风险投资空间相位图,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等统计方法,本文对2000-2015年中国风险投资空间集聚程度进行了测算并发现中国的风险投资在历年的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不断空间扩散的发展趋势。通过运用Moran’s I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本文在时空分异的动态视角下分析了影响风险投资空间布局的关键因素。政府引导基金的可投资金总额,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成功IPO的企业数量,大学生所占该市总人口的比例,人均道路铺装面积,其他城市上一年的风险投资活动均与本年度本城市风险投资的活动显著正相关,说明了创新活动的发展水平,风险投资在该城市的已有投资,能够获得成功退出的机会,人力资本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周边城市的风险投资活动能够显著提高一个城市的风险投资活跃程度。其他城市的政府引导基金新增金额尚未对本地风险投资的发展产生显著的挤出效应。但是,其他城市新增专利却会对本城市的风险投资活动产生挤出效应,反映了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企业和创新项目存在争夺和竞争。此外,本文也并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实证方法,检验了风险投资对于中国2004-2015年282个城市经济增长,创新活动与就业水平的影响。本城市上一年的风险投资事件数,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新成立的公司数,政府财政支出水平,人均GDP的增加均可以显著促进本市本年度经济的增长。风险投资通过投资建设新企业能够为地方经济增长带来更大的推动作用。上一年本城市的风险投资事件数,被风险投资投资的新公司数,风险投资年度投资总金额,政府的财政支出,人均收入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新增发明专利显著正相关,说明了风险投资,政府的财政支出,人均收入水平,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提高均能够显著促进一个城市创新活动的发展。本城市上一年的风险投资事件数,被风险投资投资的新公司数,风险投资年度投资总金额,大学生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人均GDP,农业就业人口比例,人口增长率均与地区总职工人数显著正相关,说明了风险投资,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增长对地区就业人口的增加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动作用。与风险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比,本地区风险投资的活动对周边地区的创新活动和就业水平可以起到显著为正的溢出效应,这说明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服务于科技创新的股权投资活动,可以很好地支持地方企业的建设和促进当地就业水平的提高,对专利申请和创新活动形成较好的示范效应,对周边城市的就业水平也起到了显著为正的溢出效应。最后,本文从国家层面而言,提出了要完善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统一的政府引导基金管理制度,成立风险投资专业的监管机构,加快注册制的改革和建立的改革方向;从地方政府层面而言,提出了要建立科技与创新优先的风险投资地区引导机制,进一步落实各地风险投资的优惠政策,加强地区之间政府风险投资和政府引导基金的协调与合作,构建全面综合的风险投资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