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H市减税降费问题研究
【摘要】:优化营商环境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之后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新目标,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经济发展新战略。税务营商环境是营商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减税降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企业利益的比率,改善企业资金筹措困难,稳定市场预期,进而改善地区整体营商环境。2019年我国落实了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政策,年底全年减税降费金额高达2.3万亿元以上。为了应对经济增长的速度开始减缓,发展面临增速严峻下降的压力,我国新出台了“减税降费”这一积极的应对策略。并且投入大量力量在我国范围内大力推广这一政策,其实施与推广有着诸多现实意义:从经济层面来看,可以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改进经济结构;从企业层面来看,可以加强企业的活力;从民众层面来看,可以推动其消费意愿。目前来看,现存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宏观视角来分析如何选择和实行减税降费政策,但新颁布的政策是以优化营商环境这一视角来考虑策略如何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以及它在正式实施时所遇到的困难和不足,实践案例和经验研究有一定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H市作为案例,对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地方政府减税降费政策改革进行研究。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和最优税制理论等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石,运用调查问卷、访谈、文献阅读等多个研究方法研究分析发现,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H市政府通过深化增值税改革、增强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改革个人所得税、降低社保费率等,提高了H市的税收营商环境水平、打造了更低成本的税收营商环境、提升了政务便捷性及其效能,但它仍存在减税降费政策执行面临现实困境、政策获得感不强、政策与现行征管方式配适度不足、政策实施流程未实现闭环管理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政策的完善性合理性有待改进、政策的执行主体综合素质不高、政策执行人员理念相对滞后、征收对象自身存在的局限性等。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H市政府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的途径,即通过政府主动作为,积极应对,注重减税降费政策的可操作性、推动税务机关减税降费执行管理集成化、促进减税降费征收管理专业化、继续理顺减税降费业务流程和强化纳税人对减税降费政策理解及参与度等,从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打造投资者满意、企业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