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OVER WDM光互联网的研究
【摘要】:
数据流量的急剧增长导致了对网络带宽的无限需求。而波分复用(WDM)系统在满足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联网优势。本文利用光网络提供的潜在无穷带宽,用WDM网来承载IP业务,对IP OVER WDM光互联网进行了一些研究。首先,依据IP宽带网的基本特征,介绍和比较了目前IP宽带网的三种主要组网技术,指出了IP OVER WDM的光互联网组网技术将是一个较有发展前景的技术。然后阐述WDM网络的实现技术,对实现IP OVER WDM的三种集成方案进行讨论。并对其中的多协议波长交换(MPLmS)实现方案进行了研究。路由和波长分配(RWA)是MPLmS控制层面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考虑链路负载均衡和容量限制提出了一种具有保护设计的动态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最后本文扼要阐述了MPLmS网络其它的一些关键技术和MPLmS网络的展望。
|
|
|
|
1 |
姚宝富,高红潮;第三代Internet──光互联网[J];通讯世界;1999年08期 |
2 |
Gerald Ramdeen,沈晓;光互联网展望[J];通讯世界;2001年04期 |
3 |
韩芬,荣辉;光互联网技术[J];计算机与网络;2002年11期 |
4 |
徐荣,龚倩,叶培大;光互联网的关键技术与网络结构[J];现代电信科技;2000年01期 |
5 |
本刊记者;;告别旧电视时代,进入“MiTV互联网电视”世界 TCL北京新品发布会[J];家庭影院技术;2009年11期 |
6 |
程代杰,刘卫宁;发展中的光互联网技术[J];计算机应用;2001年05期 |
7 |
;告别旧电视时代 TCL引领互联网电视新时代[J];消费电子;2009年14期 |
8 |
腾龙;;引导平板电视发展潮流,开创互联网电视时代 TCL全系列互联网电视鉴赏[J];家庭影院技术;2010年01期 |
9 |
韩芬;光互联网及其关键技术[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
10 |
张煦;新一代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趋向[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02年06期 |
11 |
潘登,纪越峰;光互联网中基于集成模型的流量工程研究[J];光通信研究;2004年01期 |
12 |
隆克平,李云,陈前斌;宽带通信网的发展过程、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数据通信;2004年11期 |
13 |
;TCL推出“蓝光互联网电视”[J];网球;2009年10期 |
14 |
梁晓辉;未来的数据网络——光互联网[J];现代电信科技;1999年09期 |
15 |
徐荣,龚倩,纪越峰,叶培大;IP over DWDM光互联网技术[J];光通信研究;2000年05期 |
16 |
卢麟,韦毅梅,王荣;光IP路由器原理及关键技术[J];电讯技术;2001年02期 |
17 |
徐荣,龚倩,纪越峰;光互联网及其关键技术的新进展[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1年01期 |
18 |
虞永超;IP网络发展的必然——光互联网[J];当代通信;1998年22期 |
19 |
李允博,韦乐平;IP的理想传送技术——光互联网[J];现代电信科技;1999年04期 |
20 |
Faizel Lakhani
,徐静;光互联网:重画网络蓝图[J];通讯世界;2001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