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非线性振动和波动系统的分岔及混沌研究

彭解华  
【摘要】: 本文在全面分析和总结非线性微分动力系统分岔和混沌研究的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广大力学和振动理论研究者熟悉的数学理论对非线性微分动力系统的分岔和混沌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控制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 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分岔和混沌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在分岔和混沌领域研究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二章研究分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推导了一般一维非线性微分动力系统发生鞍—结分岔、叉式分岔和跨临界分岔等基本静态分岔的条件,改进和简化了高维非线性微分动力系统的降维方法。第三章以多项式理论为基础,创建了计算普适开折的多项式计算法。第四章对非线性振动中最常见的Van der Pol-Duffing-Mathieu复合非线性振子的分岔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了该复合系统在非共振、主共振、超谐共振和非1/2阶次谐共振情况下具有相同的分岔特性。研究了在强非线性情况下该复合振子的分岔情况。第五章用正规摄动法给出了一维非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并以此为基础解析地证明了混沌运动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和对扰动的敏感依赖性,并以杜芬振子为例子以验证,研究了杜芬振子的混沌运动控制的多谐扰动法。第六章总结归纳了将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的变换法,研究了一维无界区域上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分岔和混沌性质,解析地研究了用参数周期扰动法控制屈曲梁的混沌运动的效果。在第七章中,总结了全文的研究工作,展望了分岔、混沌研究的前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符文彬,唐驾时;含平方项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分岔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陈予恕,徐鉴;van der Pol-Duffing-Mathieu型系统主参数共振分岔解的普适分类[J];中国科学A辑;1995年12期
3 张冬梅;李凤伟;徐涵;;一类具有双零特征值的平面向量场在平衡点的动态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4 程雪梅;;一个系统C~∞的普适开折[J];潍坊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刘军贤 ,陈光旨 ,陈式刚 ,王光瑞;标准映象的周期分岔及其向混沌的过渡[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6 胡忠秀;光学双稳性及其分岔混沌现象[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88年S2期
7 谭维翰,陆伟平;激光振荡输出的分岔与混沌[J];科学通报;1988年01期
8 黄桂玉;Duffing系统的次谐分岔[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9 包刚;对称破缺与混沌同步态的分岔行为[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袁学刚,朱正佑;一类不可压广义neo-Hookean球体的空穴分岔问题的定性研究[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5年02期
11 陆伟平,谭维翰;反馈延迟对激光不稳定输出的影响[J];光学学报;1988年08期
12 董聪,何庆芝;微裂纹演化过程中分岔与混沌现象的描述及若干问题探讨[J];力学进展;1994年01期
13 张祖全,白鸽;次谐分岔与参数的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14 夏南,孟光;非线性系统周期强迫不平衡响应的稳定性分析[J];力学学报;2001年01期
15 时红廷,郑崇友;关于单状态变量的局部分岔问题中的内蕴理想[J];数学进展;2005年02期
16 赵勇,霍裕平;非线性环形光学腔中分岔混沌的新行为[J];物理学报;1987年07期
17 杜婵英,邢彬彬;含sin¢项受迫振子的实验观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18 周鹍;余维2的叉形分岔[J];力学与实践;1996年01期
19 钟宏杰,崔艳;混沌的特征、道路与应用[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20 毕勤胜,陈予恕;周期激励浅拱分岔研究[J];力学学报;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利;张修丽;闻邦椿;;松动裂纹转子轴承系统周期运动稳定性研究[A];2003大型发电机组振动和转子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李孟军;;时变参数分岔与轨迹突变原理及应用[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3 崔涛;于达仁;鲍文;;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模式转换的突变、滞后、分岔及建模方法[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4 刘长亮;张伟;陈丽华;;面内载荷对蜂窝夹层板非线性动力学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王新志;赵艳影;王钢;赵宏;;圆形三向网架非线性动力分岔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6 钟菊花;张月兰;朱勇;顾懿;;大学物理研究型教学中非线性振子的探讨[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天舒;柳宁;;双足模型步行中的倍周期步态和混沌步态现象[A];第二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龙新华;;非光滑机械动态系统的分岔研究[A];第三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李莉;古华光;杨明浩;刘志强;许玉林;刘红菊;任维;;神经放电节律的两类新的分岔序列模式[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李忠刚;焦映厚;陈照波;李明章;;转子—密封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异垒;退化奇点的广义正常区域判别法及有关分岔[D];四川大学;2005年
2 郭上江;环状神经网络模型的稳定性与分岔分析[D];湖南大学;2004年
3 袁朝晖;二元离散神经网络模型的动力学分析[D];湖南大学;2003年
4 袁学刚;具有缺陷的超弹性材料球体中的空穴分岔[D];上海大学;2004年
5 时红廷;欧几里得格和欧几里得空间中离散分形指标与Z_2对称分岔理论若干问题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尚波;时延神经网络系统的Hopf分岔、混沌及其控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7 谢琼涛;超冷原子系统中的混沌、分叉与量子纠缠[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侯建荣;分形理论中若干问题的小波解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9 陆益民;感应电动机分岔现象分析及混沌控制[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10 邱霖;分岔动脉血管介入治疗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解华;非线性振动和波动系统的分岔及混沌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2 段昊昱;高维网机系统次同步失稳振荡的动态分岔分析与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张远涛;一类非线性微分方程数值解的分岔与混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刘海英;具有立方非线性机翼极限环颤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脱秋菊;几类平面多项式系统的全局结构与分岔[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丁勇;多频激励下一类强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岔[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7 骆超;混沌、分形及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8 张冬梅;幂零向量场的规范形及余维2分岔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9 何阅;关于激变、分岔以及复杂网络描述的一些探索[D];扬州大学;2004年
10 张德栋;三峡水轮发电机组机电耦联振荡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草编译;手机产业处于分岔口[N];计算机世界;2005年
2 记者 杨志望;安南:伊战将联合国推向“分岔口”[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3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刘都;中油化建处于战略转型的分岔口[N];证券时报;2005年
4 王占涛;教育软件到了分岔口[N];电脑报;2003年
5 杨煜庭;“农家乐”发展需破难题[N];济南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彭薇;初中四年:人生“分岔”关键期?[N];解放日报;2011年
7 汤万君 魏甫华;“历史在哪里扭曲,就要在哪里突破”[N];深圳商报;2003年
8 美国《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 大卫·伊格内休斯;美国经济的分岔口[N];经济观察报;2007年
9 刘家铭;福州铁路枢纽将“藏身”鼓山[N];福州日报;2007年
10 林一安;小径分岔的花园:球赛的必然结局[N];中华读书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