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的研究

孙心瑗  
【摘要】:金刚石具有优异的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和声学性能,引起了各界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对金刚石的研究已成为材料、物理和化学界的研究热点。 本研究工作在自行设计的功率分别为1kW和10kW级的两个热丝CVD系统中进行。 首先,在小功率热丝CVD系统中引入第二根灯丝,构成了“双灯丝”的试验装置,并和衬底之间构造了不同的辅助方法,分别在直流放电和射频放电的情况下比较分析了增强沉积金刚石生长机制。结果表明,没有衬底偏压而仅在双灯丝间激发等离子体时能够显著增强金刚石的生长,据此提出了CVD金刚石的活性络和物生长模型。 其次,本文还研究了在Si_3N_4陶瓷和硬质合金两种常用基底上金刚石薄膜的结合性能,压痕试验表明,前者的粘结性能远高于后者,而且它们的剥落方式不同。重点对硬质合金YG6表面分别经酸蚀和氢原子原位脱碳预处理后沉积金刚石进行了研究,压痕试验表明:脱碳预处理的硬质合金上金刚石薄膜的粘结性能比酸蚀预处理法时提高了近一倍,并详细探讨了它们不同粘结性能的原因。 最后,设计研制了一台10kW级大功率热丝CVD设备,解决了沉积大面积金刚石厚膜过程中灯丝寿命和衬底表面温度均匀等关键问题,探索了沉积大面积金刚石厚膜的工艺。为解决热丝法沉积金刚石的灯丝污染问题,提出了钽丝表面包钨的思想,并在750A的强电流下成功地实现了包钨试验。用X射线衍射仪的薄膜附件测试分析金刚石厚膜内的晶格松弛现象,发现沉积金刚石厚膜过程中存在高温自退火的作用,运用晶格松弛的观点很好地解释了金刚石薄膜涂层刀具与厚膜钎焊刀具的耐磨性能差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利军;毕冬梅;王丽丽;;金刚石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2 汪爱英,孙超,王冰,宫骏,黄荣芳,闻立时;热丝化学气相沉积大面积金刚石膜温度场的模拟计算[J];金属学报;2001年11期
3 赵立华,杨巧勤,李绍禄,苏玉长,陈本敬,杜海清;热丝CVD法高速生长金刚石膜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6年04期
4 赵文轸;金刚石膜的合成与展望[J];安徽科技;1998年05期
5 曾效舒,高志栋,梁吉,魏秉庆,吴德海;热丝CVD在涂巴基管硅基片上沉积大面积金刚石膜[J];人工晶体学报;1996年04期
6 黄晓琴,夏义本,莫要武,王鸿;Al_2O_3陶瓷上沉积金刚石薄膜的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1995年02期
7 宋贵宏,孙超,王冰,黄荣芳,闻立时;大面积生长金刚石相关物理参量的空间分布[J];材料研究学报;2000年06期
8 张保军,黄穗阳,苍风波,常静宜;低压气相生长金刚石薄膜[J];材料研究学报;1990年03期
9 邱万奇,刘正义,陈剑惠,刘志唐,周克崧,代明江,王德政,丁谦;金刚石薄膜制备和评价[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998年06期
10 金曾孙;低成本高质量金刚石膜生长技术及热学方面的应用[J];材料导报;2001年02期
11 戚学贵,陈则韶,常超,王冠中,廖源;HFCVD金刚石膜过程的气氛模拟与分析[J];无机材料学报;2003年01期
12 宋贵宏,宫骏,孙超,黄荣芳,闻立时;HFCVD金刚石膜的形貌对红外透射率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00年04期
13 陈丽凤,匡同春,成晓玲;硬质合金基体上金刚石膜的XRD研究[J];冶金丛刊;2001年06期
14 吕宪义,金曾孙,郝世强,彭鸿雁,曹庆忠;氧等离子体对金刚石膜的刻蚀研究[J];新型炭材料;2003年03期
15 毕京锋,石玉龙,付强;等离子体辅助热丝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复合膜[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16 ;美科学家研究出用C_(60)生产金刚石膜新技术[J];科技导报;1994年11期
17 陈岩,黄荣芳,闻立时,师昌绪;温度场对热丝化学气相沉积大面积生长金刚石膜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1995年03期
18 沈明荣,汪浩,宁兆元,叶超,甘肇强,任兆杏;电化学法预处理硅基片提高金刚石成核密度的研究[J];功能材料;1997年05期
19 吕反修;CVD金刚石膜研究近期进展与应用[J];物理;1995年10期
20 匡同春,白晓军,成晓玲,薛新民,刘正义,邱万奇;金刚石膜与硬质合金刀片间界面Co相的研究[J];金属学报;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正元;;热丝失效的分析与新型热丝的发展[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廖克俊;王万录;马勇;吕建伟;;金刚石膜紫外发光性质的研究[A];TFC’03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金曾孙;吕宪义;杨广亮;吴汉华;李哲奎;刘建设;;金刚石膜中氮杂质状态的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4 王蜀霞;王万录;廖克俊;胡陈果;孔春阳;马勇;;P型半导体金刚石膜性质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李春燕;金曾孙;吕宪义;;乙醇对金刚石膜生长特性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6 李建国;胡东平;季锡林;胡文军;;热丝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空间场的数值分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7 廖克俊;王万录;王蜀霞;许杰;李正;王必本;;纳米金刚石膜场发射性质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刘凤艳;刘宇星;刘敏蔷;侯碧辉;;负偏压增强金刚石膜与衬底结合强度的理论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9 楼燕燕;王林军;张明龙;顾蓓蓓;苏青峰;夏义本;;CVD金刚石紫外探测器[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10 周克崧;代明江;匡同春;王德政;刘正义;;金刚石膜与硬质合金界面行为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志刚;高气压直流辉光放电及其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厚膜的生长特性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马兴伟;高速摩擦抛光金刚石膜用FeAl基合金抛光盘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徐锋;纳米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机理及其机械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4 周建;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高质量金刚石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5 李明吉;大尺寸高质量金刚石厚膜制备及氮掺杂对金刚石膜生长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李春燕;掺硼金刚石膜的制备及其电学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唐达培;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金刚石膜残余应力及开裂破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王兰;电流型CVD金刚石探测器研制[D];清华大学;2008年
9 魏秋平;钢基CVD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微结构及其机械性能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孔春阳;金刚石薄膜磁阻效应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心瑗;热丝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2 马磊;热丝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刘鹏飞;微波等离子体CVD法工艺参数对金刚石薄膜质量的影响[D];武汉工程大学;2012年
4 潘建伟;钢基镶嵌结构界面金刚石膜及其膜/基结合力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李磊;HFCVD系统温度场和流场的仿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6 胡双;DC-PCVD法硼掺杂金刚石膜的制备及其生长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杜康;MPCVD金刚石膜的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0年
8 侯雪;氮气对DC-PCVD法制备金刚石膜的影响及金刚石膜的生长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刘昌龙;CVD金刚石膜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丁发柱;偏压热丝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及其复合膜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科技大学 吕反修;金刚石膜:带起一个产业群[N];科技日报;2001年
2 剑坤;金刚石膜——我国新材料产业的新突破[N];科技日报;2000年
3 蒋占华;金刚石膜制备及应用开发项目获重大进展[N];中国建材报;2001年
4 雨同;商机到底在哪里?[N];山西日报;2003年
5 记者 吴曼;雷地科技获航天专家赞誉[N];证券时报;2004年
6 见习记者 廖继锋 本报记者 华雪;欲上创业板公司大点兵之六[N];证券时报;2000年
7 ;开拓创新的河北省科学院[N];科技日报;2003年
8 ;做产品的四大绝招[N];经理日报;2005年
9 广东 梁志刚;薄膜热封口机的检修[N];电子报;2003年
10 吕反修 唐伟忠;纳米金刚石膜及其高技术应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