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底部框剪配筋砌块砌体房屋抗震设计研究

黄尚安  
【摘要】:本文结合湖南省建委科技项目,对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上部六层混凝土 小砌块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底部框架-抗震墙上部配 筋混凝土小砌块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相关规范的进一步 修订和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 1. 对底部两层框-剪上部六层混凝土砌块砌体结构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 试验。模型的几何相似比取1/8。以El-Centro波、Taft波和场地波为输入地 震波,分6度、7度区多遇烈度、基本烈度及罕遇烈度地震进行试验,考察了 模型在各试验阶段的地震反应、变形状态及震害特征。在模拟地震试验前和各 阶段模拟地震试验后均对模型进行了白噪声扫描试验,考察了模型的频率变化 规律。分析了地震破坏机理,对其抗震特性和整体抗震能力进行了评价。试验 表明,按抗震规范要求设计的底部两层框剪上部六层混凝土砌块砌体结构遭受 7度地震时,可以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标。 2. 从理论上推导论证了这种结构的频率随刚度而变化的规律,所得结论与 振动台试验结果相一致。这为今后按刚度损失科学评定结构地震损伤提供了理 论依据,找到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3. 根据振动台试验实测数据,修正了底部框剪结构和上部砌体结构的恢复 力模型。针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结构特点,按串联质点系层间剪切 模型建立了弹塑性运动微分方程。编制出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程序FMS,对底 部两层框架-抗震墙上部无筋砌块砌体房屋模型进行了弹塑性地震反应仿真分 析,模拟出房屋模型6度、7度区多遇烈度、基本烈度和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 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地震反应,得到各种情况下结构的层间位移、变形状态 和层间剪力。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 4. 引入适用于上部配筋砌块砌体的恢复力模型,应用本文程序FMS对底部 两层框架-抗震墙上部六层配筋混凝土小砌块砌体房屋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 了一些可供工程实践参考的结论。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 上部六层配筋混凝土小砌块砌体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能够满足8度区抗 震设防要求。 5. 研究了底部框剪上部砌块砌体结构的基于地震损伤性能的抗震设计方 法。结合近年来的结构震害经验,分析了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存在的不足。在综 合分析评价多种地震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同时计入首次超越破坏和累积 损伤破坏两种效应的改进的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并进行了损伤计算,计算结 果与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底部框剪配筋砌块砌体房屋抗震设计研究 6.提出了底部框架一抗震墙上部配筋混凝土小砌块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建 议,并给出了算例。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框架一抗震墙;配筋混凝土小砌块砌体;非线性地震反 应;数值模拟;抗震设计;地震损伤性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J];福建建筑;2011年06期
2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J];天津科技;2011年03期
3 ;中铁咨询轨道工程设计研究院[J];铁道标准设计;2011年07期
4 何武;;大桥菱形挂篮设计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1年03期
5 万璞;王丽莎;卢巧;;虚拟仿真照相机设计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07期
6 李璇;许晓冬;陈佳;魏政哲;李劼;;通信卫星模拟器通用基础平台设计研究[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1年03期
7 ;芬兰普罗格曼有限公司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面推动BIM理念在工程设计行业的实际应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1年02期
8 ;理事单位风采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J];水运工程;2011年07期
9 王景山;苗保民;;岩溶地区桥梁基础设计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8期
10 李超;;大中型水电站电气防误系统设计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7期
11 Pedro Pegenaute;;伦敦社交餐厅[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1年09期
12 黄煜;;我国新农村房屋抗震设计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1期
13 刘艳霞;李志华;赵鹏;;老年人防跌倒辅助手杖的设计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1年04期
14 ;CAG绿色建筑实例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参展全国工程设计科技创新大会[J];建筑设计管理;2011年09期
15 陈江;;原创产品设计的方法研究——以新式豆浆机设计为例[J];装饰;2011年07期
16 罗颖;朱力;;现代酒店智能化和强电的设计研究[J];硅谷;2011年14期
17 赵艳辉;申展华;;SEAM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J];技术与市场;2011年08期
18 赵晓冬;;流态水泥土工程设计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1年17期
19 ;设计引导商业——凯里森商业综合体项目经验解读[J];建筑技艺;2011年Z4期
20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J];中国工程咨询;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长利;赵人达;;C80高强混凝土用于铁路简支梁的设计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2 徐升桥;刘春彦;罗世东;;大跨度铁路悬索拱桥设计研究[A];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沙爱霞;;银川市城市边缘区自然开敞空间设计研究[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徐升桥;刘春彦;罗世东;;大跨度铁路悬索拱桥设计研究[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5 盛青青;章学来;叶金;杨培莹;吕磊磊;;利用LNG冷能的冷冻冷藏库设计[A];中国制冷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CAG)[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黄志俊;曹平周;;大型薄壁筒体结构的开孔补强设计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延锋;;直接热装大型步进梁式加热炉的设计研究[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4)[C];2003年
9 李作鑫;陶传俊;高龙永;陈常义;张松龄;;济钢比水量参数控制法二冷自动配水模型的设计研究[A];连铸二次冷却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吴宜灿;王红艳;柯严;汪卫华;陈红丽;刘松林;黄群英;FDS团队;;磁约束聚变堆及ITER实验包层模块设计研究进展[A];第十二届反应堆数值计算与粒子输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尚安;底部框剪配筋砌块砌体房屋抗震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韩延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征;匹配过程的产品设计开发前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善国;液压锚杆钻机设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6 王佑镁;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程敬原;海洋油气勘探仪器参数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沈继忠;低电压低功耗nMOS与ECL电路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9 夏军;32位RISC微处理器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刘继和;日本初中理科教科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标;中学化学综合实验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满平;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梁模型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3 葛洪波;非物质平面设计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4 朱庆钢;NELL公司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5 郭方芳;武汉基督教教堂建筑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任小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英语教学传递策略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郎丰华;大跨度飞机维修库选型与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8 张振超;基于景观生态思想的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苗鹏云;城市广场及街道中环境设施的艺术造型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杨叶红;“城市家具”—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定波 吴旭 李枫;保密安全连着战斗力[N];解放军报;2005年
2 记者 殷敖佗 付灿华;“以柔克刚”新理念引人关注[N];中国建设报;2008年
3 记者 刘肖勇;提高房屋抗震力不要吝啬[N];广东科技报;2010年
4 ;权威专家调查报告:灾后重建房屋抗震能力得到有效保障[N];四川日报;2010年
5 吴晴晴;新建房屋抗震性能良好[N];无锡日报;2009年
6 曾丹;省政协提案委到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调研[N];贵州政协报;2007年
7 记者 苑德莉 通讯员 张沛武;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设计研究院揭牌[N];长春日报;2006年
8 王一云 本报记者 奚正喜;爱岗敬业 心系员工[N];江淮时报;2006年
9 常国梁;农村建筑应能抵御6级地震[N];泰州日报;2008年
10 王洪绪;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享誉海外[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