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正弦逆变电源数字控制算法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逆变电源应用日益广泛。然而传统的逆变电源采用模拟电路控制导致了诸如电路复杂、调试困难、元件易老化、输出性能低等固有缺点。随着高性能DSP控制器的出现,逆变电源的全数字控制成为现实。从技术角度上来说,数字化的控制可以提高逆变电源的暂态、稳态响应等众多性能,从而提高逆变电源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和纯净程度,同时也提高了逆变电源自身的可靠性。本文顺应逆变电源当前发展趋势,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DSP控制技术的单相正弦逆变电源数字化控制算法。
文章首先阐述了逆变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逆变系统中最常用的正弦脉宽调制方法及其产生办法,以及模拟、数字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各种控制策略相互取长补短、相互渗透、互济优势,集成为复合控制器,是一种趋势所在。这些集成的控制器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而且更具有新的优良性能,能够更好地满足逆变电源的控制要求。
本文接着对逆变电源逆变系统进行了系统而完整的分析,建立了单相正弦逆变器的数学模型。进而针对单相正弦逆变电源,提出了一套基于改进的无差拍和重复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算法。采用改进的无差拍控制以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改进的重复控制以提高系统的静态响应。Matlab仿真表明该控制算法在线性负载和周期性非线性负载下均能跟随参考正弦波从而获得良好的动、静态响应效果。
在逆变控制算法的基础上,本文还建立了以DSP微处理器TMS320LF2407为主控制芯片的单相正弦逆变控制器实验平台,该平台还包括组成单相正弦逆变电源所需的采样、驱动、保护模块,接着本文详细阐述了实验方法,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了一系列试验,从在各种情况下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该复合控制算法而得到的单相正弦波稳定性高、失真度小。
最后,本文将所设计的单项正弦逆变电源复合控制算法应用于数字化不间断电源的设计中,提出和实验了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uC/OS-Ⅱ进行算法调度的数字化不间断电源设计方案。
|
|
|
|
1 |
陈宏,胡育文;采用重复控制器的逆变电源数字控制方案[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2 |
单庆晓,潘孟春,李圣怡,胡楷;多电平逆变器输出波形控制技术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3年06期 |
3 |
赵金,延烨华,徐金榜,万淑芸;逆变电源重复控制技术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2期 |
4 |
郭卫农,陈坚;电压型逆变器输出波形控制技术[J];通信电源技术;2001年03期 |
5 |
詹雄;卢家林;周玲玲;苏彦民;白小青;;一种单相逆变电源的无差拍控制方法的研究[J];电源技术应用;2003年10期 |
6 |
强文;黄西平;王鑫;;基于重复控制和无差拍控制的逆变电源数字控制技术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07年04期 |
7 |
高吉磊;黄先进;林飞;郑琼林;;基于重复补偿观测器的四象限变流器无差拍控制[J];变频器世界;2009年07期 |
8 |
陈宏,胡育文;基于重复控制的CVCF电源波形控制技术[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
9 |
H;;逆变电源中的实时反馈控制技术[J];电源世界;2005年10期 |
10 |
康勇,詹长江,彭力,陈坚;三相 SPWM 逆变电源重复控制技术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1997年02期 |
11 |
陈宏,胡育文;针对逆变电源的重复控制器设计[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2年02期 |
12 |
张凯!武汉430074,康勇!武汉430074,熊健!武汉430074,陈坚!武汉430074;基于状态反馈控制和重复控制的逆变电源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0年05期 |
13 |
高军,姜桂宾,杨旭,王兆安;系统辨识在UPS逆变器无差拍控制中的应用[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2年02期 |
14 |
杨彦涛;王禹华;;弧焊逆变电源的控制技术[J];机电设备;2009年05期 |
15 |
王荆江,孔雪娟,彭力,康勇;三相恒压恒频逆变电源的输出波形重复控制技术[J];通信电源技术;2003年03期 |
16 |
周永鹏,沈安文,张劲松,蔡正英;重复控制改进算法在数字化UPS中的应用[J];电力电子技术;2002年02期 |
17 |
郭卫农,段善旭,康勇,陈坚;基于DSP实现的无差拍控制逆变器[J];通信电源技术;2001年01期 |
18 |
陈天锦,姚为正;基于DSP控制的逆变电源装置的研究[J];继电器;2004年07期 |
19 |
张凯,康勇,熊建,陈坚;UPS逆变电源重复控制技术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20 |
郭卫农,段善旭,康勇,陈坚;电压型逆变器的无差拍控制技术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