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力显微镜用于核酸相互作用的研究
【摘要】:从原子或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一直是科学家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科学研究的发展不仅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而且要有合适的研究工具,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发明为人们从纳米尺度、分子水平上认识微观世界提供了机遇。作为扫描探针显微镜家族重要成员的原子力显微镜,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学科。尤其是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因为原子力显微镜不仅能够在纳米尺度、分子水平上获得生物分子的表面形貌信息,而且可以在近生理条件下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本论文应用原子力显微镜,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核酸的杂交及核酸连接等重要生命活动过程中的核酸相互作用。从微观力学的角度,探讨分子信标识别目标核酸的高特异性,从力学上进一步证实了分子信标相对于线性DNA探针的高度特异性识别能力。建立了利用间接力测定在流通体系中连续考察分子信标与目标核酸相互作用的方法,获得连续、实时的核酸相互作用信息。在此技术平台上,在流通体系中实时、连续考察了反应介质对分子信标与目标核酸相互作用的影响。将胶体金标记技术与原子力显微镜成像技术相结合,使得纳米尺度上的核酸杂交和DNA连接等重要的生命活动通过图像直观地展现。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次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力测定,从微观力学的角度,探讨分子信标相对于线性DNA探针识别目标核酸的高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分子信标与不同目标核酸间相互作用力的差异明显大于线性DNA探针与不同目标核酸分子间作用力的差异。这些结果说明分子信标比线性DNA探针识别目标核酸单碱基突变的能力强。由此从力学上进一步证实了分子信标相对于线性DNA探针的高特异性识别能力。且基于分子信标与不同目标核酸作用力的差异,可以用于分子信标性能的考察,筛选设计合理的分子信标。
二、建立了在流通体系中实时研究分子信标与目标核酸相互作用的方法。将原子力显微镜力测定技术与流动注射技术相结合,基于分子信标与目标核酸杂交后,修饰探针表面电荷量的改变所导致的修饰探针与基底间粘附力的变化,首次建立了在流通体系中实现在线、连续研究分子信标与目标核酸相互作用的方法,且能够检测单碱基突变。所有溶液在线更换,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可比性强的优势,并应用此方法连续、实时地考察了反应介质对分子信标与目标核酸相互作用的影响,对于应用AFM实时调控、检测各种生化过程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三、利用胶体金作为形貌标记的信号放大作用,通过AFM成像,研究固定
|
|
|
|
1 |
陈忠斌,王升启,孙志贤;分子信标核酸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8年06期 |
2 |
李正军,梁红艳;毛细管电泳、分子信标技术及其在遗传学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2年02期 |
3 |
;NEWS[J];分析化学;2011年02期 |
4 |
李军,王柯敏,何晓晓,唐志文;纳米尺度和单分子水平上的化学生物学研究[J];大学化学;2004年01期 |
5 |
殷志祥,张风月,许进;基于分子信标的DNA计算[J];生物数学学报;2003年04期 |
6 |
殷志祥,刘文斌,杨静;分子信标DNA计算模型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生物学杂志;2005年05期 |
7 |
赵军;贺大林;;分子信标在活细胞研究中的应用新进展[J];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2006年02期 |
8 |
梁红艳,白静,李正军,姜晓峰;毛细管电泳分子信标技术与SARS病毒的实验室检测[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3年09期 |
9 |
仲志鸿;羊小海;王柯敏;谭蔚泓;李惠敏;孟祥贤;郭秋平;;以分子信标为报告分子的凝血酶检测新方法[J];生命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
10 |
霍希琴;颜鸿飞;李军;周兴旺;李伟;羊小海;;分子信标检测限制性内切酶活性的新型荧光分析方法[J];生命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
11 |
刘凌凤,唐志文,王柯敏,谭蔚泓,李军,郭秋平,孟祥贤,黄杉生,李杜;基于分子信标实时监测大肠杆菌DNA连接酶催化的DNA连接过程[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10期 |
12 |
唐志文,王柯敏,谭蔚泓,李军,刘凌凤,郭秋平,孟祥贤,黄杉生,李杜,罗维方;分子信标用于核酸连接过程的实时监测[J];科学通报;2003年06期 |
13 |
金锐;;实时荧光定量PCR应用技术综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10期 |
14 |
刘上峰,李麓芸,莫亚勤,傅俊江,刘刚,邢晓为,卢光琇;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相关基因SRG2的分子克隆及其在隐睾中的表达特征[J];遗传学报;2003年10期 |
15 |
康 燕;封科军;蒋健晖;沈国励;俞汝勤;;分子信标研究进展[J];化学传感器;2008年02期 |
16 |
于黎娟;;分子信标的研究现状及应用[J];科技信息;2010年21期 |
17 |
张立国,张琚;实时定量PCR技术的介绍[J];生物技术;2003年02期 |
18 |
王超;孟祥晨;;荧光分子信标探针检测双歧杆菌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19 |
唐红星;羊小海;王柯敏;谭蔚泓;李伟;;硫代修饰分子信标用于活细胞内mRNA的检测[J];科学通报;2008年17期 |
20 |
孟祥贤;羊小海;王柯敏;郭秋平;李军;唐志文;;分子信标用于核酸连续复制过程的体外实时监测[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