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及外溢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入手,分析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呈现行业不平衡的发展态势;2、出口主体形成以外商投资企业占统治地位的格局;3、出口贸易方式主要以出口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
研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首先要了解出口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本文从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出发,然后延伸至贸易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发展,最后定位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按照这一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思想脉络,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一个综述。
综述之后,本文先简单度量了一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然后具体考察了各个省市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实际拉动效应,并分析出造成区域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科技投入、经济活力、产业结构、创新能力、贸易开放程度、外国直接投资(FDI)以及制度鼓励机制等。
本文将Feder模型拓展至四部门,使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0-2003年的年度数据分析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技术外溢效应。实证的结果显示:1、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发展的时期,而中西部地区仍以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2、我国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很微弱,仅仅为0.0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技术提升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3、由于ε值没有显著不等于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的生产率差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存在显著的效应,这主要是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不合理,导致了产业关联程度很弱造成的。
基于现状和实证的研究结果,本文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区域产业政策和外资政策。总之,在政策导向上,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完善可持续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