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开放式基金股票资产组合流动性风险控制研究

张璐  
【摘要】: 市场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在交易成本尽可能低的情况下,使投资者迅速、有效地执行交易。也就是说,市场必须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市场的流动性为投资者提供了交易机会,如果市场缺乏流动性而导致交易难以完成,市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流动性是市场的生命力所在,流动性是市场的一切。开放式基金的“开放”特性更是使其对流动性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流动性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基金本身的发展或者说存亡。然而,因为国外资本市场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成熟,国外的开放式基金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较小,国外学者这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如何进行日常的流动性管理上。而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却还处于起步阶段,已有的研究很多是限于对国外的相关理论的分析和总结,但是也主要停留在数据的比较和定性描述上,对于该如何将国外的理论移植到我国没有具体的描述和实证分析,并且,对于该如何定量化的测度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国内少有研究。本文认为开展对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控制的定量研究对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的健康发展,既十分必要,也非常迫切。 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研究的。本文根据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实际情况,指出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与其股票资产组合的流动性风险有着极大的相关度,因此控制了股票资产组合的流动性风险也就控制了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接着,本文引入了一种全新测量风险的方法CVaR方法,并且根据我国交易市场的特点构造了相应的开放式基金股票组合的流动性风险指标,通过构造CVaR调整的投资组合风险优化模型有效的控制了股票资产组合的流动性风险。 本文的研究表明:(1)开放式基金股票组合的流动性风险具有明显的尾部风险。(2)通过CVaR调整的资产组合优化模型可以有效地控制开放式基金股票资产组合的流动性风险。(3)股票资产的权重配置影响着股票资产组合的流动性风险的大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东;;开放式基金 向我们走来[J];改革先声;2001年05期
2 程克松;王文飞;刘滨财;;对银行推广开放式基金的调查[J];黑龙江金融;2001年11期
3 毕秋香;;开放式基金仍可锁定[J];新经济;2004年02期
4 赵丽娜;;财务公司基础流动性风险管理对策及建议[J];知识经济;2011年16期
5 陈昊;;上市开放式基金LOFS架构及前景展望[J];金融经济;2005年16期
6 郭煜晓;;改进中小企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11年08期
7 熊倩琨;;浅谈弱市特征下开放式基金的流动风险[J];金融经济;2005年08期
8 王娟;;当前市场下的开放式基金投资策略[J];国际金融;2008年09期
9 刘存绪;贺莉;黄元超;;浅议中国农业银行开放式基金的营销策略[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10 韩建新;李齐;;开放式基金的一种优化投资组合[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1 郭婷;;中国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业绩持续性比较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12 于春涛;;巴塞尔Ⅲ流动性风险指标与宏观审慎管理[J];中国金融;2011年17期
13 王毅;;近期开放式基金投资热点:次新基金[J];国际金融;2007年03期
14 李晗;;基金业绩持续性理论分析[J];经济师;2011年08期
15 谢进;刘高;;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异象的成因研究——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分析[J];时代金融;2011年17期
16 李雅丽;;宏观流动性过剩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J];金融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17 陈牡妙;张明良;;我国封闭式基金转型的风险研究[J];金融经济;2005年20期
18 孙思;杜金岷;;开放式基金预留现金规模的确定[J];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07期
19 张文博;赖泉勇;杨运泽;;我国开放式基金动态资产配置能力研究——基于H-M-FF3模型的检验[J];时代金融;2011年14期
20 王晓润;孙鑫;;基于VaR-GARCH模型的开放式基金风险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颖;林非园;张新武;刘凤祥;;第十四章 开放式基金评价及问题[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2 朱晓颖;林非园;张新武;刘凤祥;;第十五章 开放式基金运作对策[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3 朱晓颖;林非园;张新武;刘凤祥;;第十二章 开放式基金运作理论[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4 魏小波;吴润衡;;对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收益率波动性的一点浅析[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5 刘志伟;雷秋惠;王未卿;刘鹤;;关于开放式基金的思考[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肖继辉;彭文平;;我国基金行业存在锦标赛效应吗?——来自开放式基金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樊鸿雁;;论开放式基金的风险及法律防范[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8 李晓梅;刘志新;;基于同群效应的基金经理投资决策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宋光辉;郭文伟;;基于DEA的中国开放式基金运营效率的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10 陆文山;卢文道;;证券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法律问题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虞红霞;中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王品;开放式基金费用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昕;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孙思;中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流动性价值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5 李文;金融体系中的开放式基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盛军锋;开放式基金的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7 徐丽梅;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稳健投资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董入芳;开放式基金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9 徐占东;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和投资风格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赖叔懿;中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绩效综合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向东;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2 康彬;基于VaR的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分析与管理[D];暨南大学;2007年
3 张婷婷;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敖克武;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成祖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张洪建;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李惠;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志奇;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9 刘涤非;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罗后平;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内基金公司高管 肖逸;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不容忽视[N];证券时报;2011年
2 记者 吴玥;开放式基金:销售辟新途   [N];上海金融报;2005年
3 记者 刘兴祥 唐健;开放式基金全面遭遇净赎回[N];证券时报;2003年
4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 杜书明;开放式基金 分类新体系[N];证券时报;2005年
5 记者 谢潞锦;开放式基金十年持股“悲喜剧”[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江沂;开放式基金十周年大事记[N];中国证券报;2011年
7 记者 高国华;开放式基金:十年走过“百年路”[N];金融时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任晓慧;开放式基金满十岁我市基民赚少赔多[N];张家口日报;2011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李湉湉;开放式基金平均持股时间不超半年[N];证券时报;2011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金烨;开放式基金:春秋十度 风雨更兼程[N];证券时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