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热水系统的研究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与此同时是对能源需求的逐步增加,能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节能,已成为各行业迫切的课题。在卫生热水方面,城镇居民对于卫生热水的需求的增加,生活卫生热水的能耗日益加大。如何降低热水系统的能耗,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将热泵技术应用于热水系统,代替传统制热方式,具有很好的节能、环保优势。
本文提出利用建筑中的消防水池,使用热泵机组从中取热。采用集总参数法和有限差分法,使用软件对消防水池的蓄热量进行了非稳态传热数值计算,分析了热泵热水系统连续、间歇运行工况下,消防水池水温的变化情况,讨论了主要影响因素对水池与土壤进行热交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浅水池热源热泵作为小型建筑中主要制取热水的设备或者大型建筑中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辅助设备是切实可行的。
目前国内外关于热泵热水系统的探讨主要针对热泵机组,将热泵热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很少。另外从热泵热水系统入手,以长沙市某酒店为试验对象,探讨了3种热泵生活热水系统方式——直接加热方式、间接加热方式、混合型加热方式,给出了混合型加热方式的水箱配置形式——传统水箱配置形式、储热和加热配置形式、改进形式。在相同条件下,储热和加热配置形式与改进形式的耗电量基本接近,传统水箱配置形式的耗电量最高。分析了热泵机组性能系数与热水系统性能系数间的关系,在选择合适的冷凝水进出口温差,以提高热泵机组性能系数时,应考虑优化水箱配置形式,降低水泵配置数量及能耗,从而提高热水系统的性能系数。探讨了其他节能措施。
|
|
|
|
1 |
程群英;罗明智;阳晴;孙纯武;刘宪英;;地源热泵及其相关问题讨论[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5年06期 |
2 |
王琳;李永安;;地下人防工程中自然能源的高效利用[J];低温建筑技术;2008年01期 |
3 |
郝红;张于峰;张舸;邓娜;;除湿转轮与中高温热泵耦合空调系统性能实验[J];天津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
4 |
高永廷;;浅析提高中央空调绿色节能水平的策略[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0期 |
5 |
梁兴华;;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组成及应用[J];价值工程;2010年24期 |
6 |
张登春,陈焕新;蒸发冷却技术在我国干燥地区的应用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1年03期 |
7 |
谭辉平;丁小江;梁仁建;;浴室干燥热泵热水器实验研究[J];暖通空调;2009年01期 |
8 |
晏刚,周晋,高志刚,马贞俊;热泵循环以及系统的选择[J];通用机械;2003年02期 |
9 |
张乐坤,孙强;热泵热水机组技术经济分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5年04期 |
10 |
韩成祥;风机与水泵的节能分析和改造[J];机电设备;1998年02期 |
11 |
陈君燕;热电冷联产系统的节能[J];暖通空调;2002年02期 |
12 |
许淑惠,邢云绯;地源热泵—供热空调特性及技术经济分析[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13 |
李荣生;;浅析吸收式热泵技术[J];应用能源技术;2007年09期 |
14 |
晏刚,高志刚,周晋,马贞俊;热泵循环以及系统的选择[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3年01期 |
15 |
吕明阳;几种供热空调系统的能量评价[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16 |
刘仕凡;杨建敏;;空气源热泵热水技术研究与分析[J];江西能源;2008年04期 |
17 |
龚伟申;;地埋管地源热泵在高校的应用研究[J];暖通空调;2010年10期 |
18 |
张华;吴宏宇;李永;;太阳能与地源热泵供应生活热水方案比较[J];节能技术;2011年02期 |
19 |
刘存芳,赵新明;蒸汽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新流程[J];节能;2000年02期 |
20 |
胡桂秋,张斌,张汉存,王玉召,李静;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承德市的应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