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龄化所致社会问题的法律对策
【摘要】: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总体趋势,人口年龄结构的这一变化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已于本世纪初正式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整个二十一世纪都将面临人口年龄结构的持续老龄化。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社会生产水平和经济尚不发达的背景下提前迎接老龄化的挑战,形势自然更加严峻。人口老龄化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是多方面的,其影响到经济发展、社会劳动关系与分配关系结构;其直接挑战现行的社会保障政策,增加社会运行成本;其改变了社会参与方式,并直接引起家庭结构与养老负担成本的变化。就人口老龄化的对策措施而言,合理的人口政策、劳动就业政策、文化教育政策、医疗卫生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是应对和治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手段,并已在世界上一些人口老龄化国家有较为成熟的操作体系与实施经验。然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是老年人口总数的增多,使得满足老龄人口这个日益壮大的社会群体的物质、精神生活需要,成为了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法律是权益最有力的保障,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众多社会问题,运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老年人群体的权益,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对的另一重要法律机制。老年人权益的基本内容与老年人权益的保护范围需要法定,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克服,老年人权益实现的法律途径需要通达,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更需要加强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