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论下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研究
【摘要】: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以致银行风险大——银行惜贷严重是当前国际社会各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学者们从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甚至道德伦理等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同时,对国家助学贷款的主体利益与风险的研究也成为了我国金融界关注和思考的焦点之一,且相关论述层出不穷,但遗憾的是都只从某一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因此,本文试图以较全面的视角来研究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即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各主体间利益博弈所存在的风险成因入手探讨,得出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困境背后的根本问题是,在国家助学贷款总体收益难以覆盖成本的情况下,谁来承担相应的损失——政府、银行、高校、学生四大利益主体应如何合理负担成本、共对风险,并从各主体博弈过程得出各利益主体在合理获利的基础上,应坚持“风险共担”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四者之间的关系,在进行较为透彻地剖析后,再结合国外国家助学贷款的经验,最后提出我国在国家助学贷款方面应采取的比较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在本论文中,笔者认为,导致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国家助学贷款中各主体即政府、银行、高校和学生之间,在教育成本分担、非对称信息与信用失范、激励机制不健全、风险承担不公平等客观条件下,依据一定的博弈规则(主要指政府部门对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规定),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博弈的结果。在这几组多方非合作博弈中,银行作为授信主体,接受了非合作博弈的重要砝码,导致银行提供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因此,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加强对守信借款的激励与违约借款的惩戒力度,强化政府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