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
永磁同步电机以其结构简单、效率高、调速范围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航空航天和电力牵引等领域,而直接转矩控制是继矢量控制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性能的交流调速技术,因此,永磁同步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研究高性能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为目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结合大量的文献资料,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控制策略以及其直接转矩控制的研究现状与方向。
从空间矢量原理出发,介绍了调速系统中常涉及到的三种坐标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变换理论,推导了永磁同步电机在各种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传统直接转矩控制和基于SVPWM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原理,并推导了SVPWM算法实现过程,然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仿真模型,对二者进行仿真对比研究。
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之后,本文提出了一种变参数PI控制器和输出包括零电压矢量的模糊控制器分别代替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系中的PI速度调节器和滞环比较器,并构建了新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提高了电机的低速性能,减少了转矩和磁链的脉动。
文章的最后在TI的DSP芯片TMS320F2812的基础上对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了硬件和软件设计,为构建永磁同步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以及进行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
|
|
1 |
董季兰;;论同步电机转变为 d、q、O 轴系统的等效电机[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64年02期 |
2 |
许国清;任鹏;倪万元;;同步电机的噪声治理[J];电机技术;1983年02期 |
3 |
陶桂林;魏厚培;李小瑞;张清;开岗生;;轧钢主传动电机阻尼条故障的修复[J];武钢技术;2006年04期 |
4 |
李文宇;;同步电机热计算与通风计算[J];船电技术;2007年02期 |
5 |
李春林;;同步电机稳定性能仿真分析[J];电机与控制应用;2008年06期 |
6 |
徐怡;;非零初始值的同步电机暂态过程分析[J];电机与控制学报;1980年03期 |
7 |
李宝金;;国外中小型同步电机发展概况(一)[J];电机与控制应用;1983年04期 |
8 |
李崇坚;交交变频正弦波型自控同步电机传动系统的分析[J];冶金自动化;1984年01期 |
9 |
顾新园;丁云峰;张爱玲;;单板机在同步电机参数检测中的应用[J];电机与控制应用;1991年05期 |
10 |
迟岩,孙鹤旭,臧小杰,杨永;直流衰减法测取同步电机参数的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
11 |
赵争鸣,郑逢时;同步电机模型和参数在电力系统动态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1994年12期 |
12 |
李崇坚,王祥珩,李发海,高景德;阻尼绕组对磁场定向控制交-交变频同步电机动态行为的影响[J];电工技术学报;1995年04期 |
13 |
左宝信;;电机的故障和处理方法(五)[J];电工技术;1995年07期 |
14 |
周群,甘庆森,黄家裕;小滑差方式下获取同步发电机参数[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年05期 |
15 |
杜炎森,黄学良,胡敏强;同步电机温度场数值计算与分析[J];微电机;1997年04期 |
16 |
张萍,王志祥;大型同步电机的自动式控制[J];应用能源技术;2003年04期 |
17 |
貟延风,陈关龙;基于Dymola的同步电机建模及仿真[J];机电工程;2004年03期 |
18 |
周立求,辜承林;直接转矩控制用于同步电机的特点综述和仿真分析[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5年01期 |
19 |
黄顺礼;;高温超导同步电机正在走向市场[J];上海大中型电机;2006年03期 |
20 |
高青;周誉;邢宝勤;雷国福;;IEGT中压变频器在大功率同步电机变频调速中的应用[J];南方金属;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