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铝合金传动轴轴身挤压铸造工艺研究
【摘要】:
列车轻量化已成为当今铁路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作为火车重要部件之一的传动空心轴轻量化意义深远。本文结合列车铝合金轻量化传动空心轴研制项目,对2024铝合金传动空心轴缩比件的挤压铸造工艺及其后续热处理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
对挤压铸造中主要的工艺参数浇注温度、模具温度以及压制压力的研究表明:浇注温度过低时,增加了金属自由凝固壳层厚度,妨碍冲头施压,铸件心部残留疏松缩孔缺陷,合金致密度较低;浇注温度过高则延长合金凝固时间,晶粒粗化严重,并且铸件的脱模阻力增大。挤压铸造模具温度过低补缩困难;过高则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并使得合金的组织粗大。随压制压力的增加可细化铸件晶粒,减少显微疏松等缺陷。当压制压力较小时,随着压制压力(≤120MPa)的增加,挤压铸造合金晶粒明显细化树晶间距明显减小,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有较大增加。在挤压力高于120MPa,得到的铸件组织细小,缺陷较少,铸件表面及内部无冷隔、气孔、缩孔、裂纹等缺陷。
对挤压坯件后续固溶时效热处理研究表明:固溶处理初期,挤压铸造2024铝合金的主要合金元素Cu、Mg主要偏聚于晶界,随固溶时间的延长逐渐扩散至晶粒,且进一步延长固溶时间有助于合金元素的均匀分布。合金经495℃,16h固溶后,合金组织中的Cu、Mg等合金元素基本溶入基体,合金固溶处理效果较好。固溶处理后的试样190℃时效,合金在时效12h后,硬度达到峰值。
在本实验条件下,2024铝合金传动空心轴挤压铸造的最优工艺为:浇注温度:730℃、模具温度:250℃、压制压力:120MPa。此时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280MPa,延伸率为7.9%。后续热处理最佳工艺为:495℃、16h固溶处理后,190℃、12h时效处理,此时合金抗拉强度达到了峰值435MPa,延伸率6.9%。
|
|
|
|
1 |
;挤压铸造发展概况[J];机电工程技术;1976年02期 |
2 |
于训杰;王光阀;;挤压铸造导弹前仓盖[J];现代兵器;1982年08期 |
3 |
呼延青;;挤压铸造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兵器;1983年06期 |
4 |
何业衡;;挤压铸造的新发展[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1992年06期 |
5 |
于海朋,张富强,李荣德,尹井田,宋长芹,黄瀛;挤压铸造ZA-27合金的组织与性能[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7年04期 |
6 |
胡建华,罗继相;飞行器二级舵挤压铸造工艺研究[J];热加工工艺;1998年02期 |
7 |
齐乐华,杨方;挤压铸造对ZA27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年02期 |
8 |
于海朋
,张富强,李荣德,尹井田,宋长芹,黄瀛;挤压铸造ZA-27合金的组织与性能[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2年S1期 |
9 |
王建宏,龙思远;挤压铸造用模具材料的选用[J];铸造设备研究;2004年04期 |
10 |
;挤压铸造的可拆模具[J];机电工程技术;1976年02期 |
11 |
徐志庆,周耀民,宋清,李贤淦;挤压铸造模温对C/Mg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3年01期 |
12 |
邢书明,陈维视,孙世宝,姚书芳,马静;挤压铸造高锰钢的宏观质量及性能[J];铸造;1998年06期 |
13 |
齐乐华;挤压铸造对ZA27合金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2年S1期 |
14 |
胡建华,张迎;电机锥形定子壳挤压铸造工艺[J];热加工工艺;2004年12期 |
15 |
王玉庆,郑久红,唐风军,周本濂;挤压铸造铝基复合材料[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4年02期 |
16 |
唐式豹,杨裕国,徐维静;摩托车轮挤压铸造和质量检测[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1年01期 |
17 |
周惦武,周述积,赖华清,毛厚军;用挤压铸造工艺生产合金钢锻模[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01年01期 |
18 |
唐多光
,徐张翼,沈友良;铝合金挤压铸造若干技术问题的讨论[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2年06期 |
19 |
唐式豹
,杨裕国,徐维静;摩托车轮挤压铸造和质量检测[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2年S1期 |
20 |
罗继相,胡建华,刘林海;挤压铸造汽车制动主缸的研究与应用[J];铸造;200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