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铜在复杂氯化物多元体系溶液中的络合行为研究
【摘要】:
基于含铜复杂氯化物体系对于现代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以及以往关于这类体系的研究通常是将溶液结构和性质的变化分割开来进行研究的现状,继续系统研究含铜复杂氯化物体系溶液的结构和性质非常必要。因此,基于溶液结构和性质的变化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本研究从溶液光谱结构研究着手,结合体系的组分活度(包括水的活度)分析,以及物种稳定常数的计算,研究在复杂体系MCln-CuCl2-H2O(M=Li, Na, K, Mg, Ca)中溶液结构变化(物种分配)与体系性质(氯离子浓度和组分活度以及氯离子捐献基的性质等)之间的变化规律,以为后续研究工作和材料制备以及相关领域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如下:
(1)采用UV-Vis分光光度技术,对铜浓度恒定在5.0×10-4 mol·kg-1左右,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氯化物浓度从0到饱和浓度连续变化的LiCl-CuCl2-H2O、NaCl-CuCl2-H2C、KCl-CuCl2-H2O以及MgCl2-CuCl2-H2C、CaCl2-CuCl2-H2O体系溶液进行紫外吸收光谱测定,并对各体系的实验光谱进行分析,初步确定对光谱做出贡献的含铜物种数目。
(2)以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进一步确定体系中存在的吸光物种数目,借助以“无模型”分析方法为基础的多重光谱解析程序MCR-ALS对各体系光谱进行解析,在解析过程中通过各种约束性条件对数据进行优化,得到假定的各含铜物种的摩尔吸收光谱以及浓度分配曲线。
(3)对计算单一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活度系数的理论进行简单介绍和评述,并分别对以理论计算得到的和文献中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的LiCl、MgCl2和CaCl2溶液中的氯离子活度系数值进行比较,选择正确的氯离子活度系数,结合各体系中其他物种活度(包括水的活度),计算得到各个Cu(Ⅱ)氯化物的稳定常数。
对各体系的实验光谱以及物种分配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氯离子浓度高、生成物种数目相同的LiCl-CuCl2-H2O、MgCl2-CuCl2-H2O和CaCl2-CuCl2-H2O体系中,作为氯离子捐献基的Li+、Mg2+和Ca2+三个碱(土)金属阳离子对Cu(Ⅱ)氯化物的生成反应影响按Mg2+、Li+和Ca2+的顺序逐渐减小。对以上三个体系中Cu(Ⅱ)氯化物稳定常数分析的结果表明,计算各Cu(Ⅱ)氯化物的稳定常数时,不仅要考虑各Cu(Ⅱ)氯化物以及氯离子的活度,还要考虑水的活度,且对不同体系及不同物种而言,水的活度对稳定常数的影响是不同的,取决于体系溶液性质和物种结构。
|
|
|
|
1 |
蒋洪圻;徐光宪;;金属络合物的极谱研究 Ⅴ.铅、锌和硫氰酸根的络合物[J];化学学报;1961年01期 |
2 |
陈桂娥,樊行雪,许振良;多元酸含量计算方法改进[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
3 |
郭忠平,郑南峰;Visual Basic编程用于络合物稳定常数的数据处理[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5期 |
4 |
郝海玲,蔡文生,邵学广;环糊精-苯衍生物包结物稳定常数的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2年05期 |
5 |
袁淑军,严金龙,蔡春,吕春绪;一种含席夫碱结构的表面活性剂与Co~(2+)、Ni~(2+)、Cu~(2+)、Zn~(2+)的络合性[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6 |
陈盈;张满利;张威;何红波;关连珠;颜丽;;不同来源腐殖酸与Mn~(2+)和Zn~(2+)络合稳定常数的确定[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7 |
张正斌,刘莲生;极谱法同时测定各级络离子的稳定常数和扩散系数Ⅰ——亚铊离子与硫代硫酸根的络合反应[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3年02期 |
8 |
严志弦;柳树诚;;汞电极电位法测定EDTA螯合物的稳定常数[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3年04期 |
9 |
张德成;;锡与二甲酚橙络合物的研究[J];当代化工;1988年05期 |
10 |
薛皎亮;刘贤超;;用亲核取代法测定La(Ⅲ)—丹宁配合物的稳定常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
11 |
陶祖贻,辛文达,高焕新,陆长青;离子交换平衡法测定Th(Ⅳ)与腐殖酸络合物的稳定常数[J];离子交换与吸附;1993年03期 |
12 |
王至堂;;两相滴定法测定协萃络合物的分子组成及稳定常数的计算机处理[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3年04期 |
13 |
魏永巨,李克安,张占辉,童沈阳;镨-三溴偶氮胂络合比和稳定常数双系列线性回归法测定[J];中国稀土学报;1994年01期 |
14 |
李可群,朱裕贞,张爱东;配合物逐级形成体系稳定常数和吸光系数曲线的直接测定[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
15 |
朱世文;电位法测定铜──溴配合物的热力学稳定常数[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
16 |
徐抗成;用Excel处理稳定常数实验数据[J];大学化学;2002年03期 |
17 |
刘万兰;微型化实验测定Ag(NH_3)_n~+的配位数和稳定常数[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
18 |
蔣洪圻;徐光憲;;硝酸鎘絡合物的极譜研究[J];科学通报;1959年12期 |
19 |
张正斌;刘莲生;;镉碘络合物的研究 Ⅰ.镉碘络合物的极谱研究[J];化学学报;1960年03期 |
20 |
章开诚;;阳离子交换法研究溶液中络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的测定[J];化学通报;196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