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2-甲基-8-取代喹啉的合成与应用

吴天泉  
【摘要】:喹啉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染料,颜料等的合成和开发。近年来,喹啉类衍生物应用于抗癌,抗HIV病毒等药物的开发以及用于有机电致光材料的合成。这类化合物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巴豆醛为原料,与苯胺类衍生物分别在氯苯、盐酸或硫酸介质中合成了2-甲基喹啉、2-甲基-8-氯喹啉、2-甲基-8-溴喹啉、2-甲基-8-羟基喹啉、2-甲基-8-喹啉羧酸和2-甲基-8-甲氧基喹啉等2-甲基喹啉类衍生物。并分别以它们为原料对2-甲基-8-氨基喹啉的合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最后以2-甲基-8-羟基喹啉为原料合成了Lavendamycin类似物。 1)2-甲基-8-取代喹啉的合成 以苯胺和2-取代苯胺为原料与巴豆醛反应,合成了2-甲基喹啉、2-甲基-8-氯喹啉、2-甲基-8-溴喹啉、2-甲基-8-羟基喹啉、2-甲基-8-喹啉羧酸和2-甲基-8-甲氧基喹啉等喹啉类衍生物。合成工艺中以18%盐酸代替氯苯为介质,使用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收率由57%左右提高至85-96%。工艺路线新颖、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分别研究了以邻硝基苯胺与巴豆醛反应制取2-甲基-8-硝基喹啉再经还原制2-甲基-8-氨基喹啉;2-甲基-8-氯喹啉和2-甲基-8-羟基喹啉在亚硫酸铵催化下与28%氨水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2-甲基-8-氨基喹啉;2-甲基-8-羟基喹啉在Pd催化下与氢气和氨气作用制备2-甲基-8-氨基喹啉;上述研究均取得一定成果但结果未达预期目标,最后以2-甲基-8-溴喹啉为原料在乙酰丙酮铜、碳酸铯和乙酰丙酮的催化下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与25%氨水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收率74.0%,产物经1HNMR. IR和MS确证。 2) Lavendamycin类化合物的合成 2-甲基-8-羟基喹啉为原料,经硝化、氢化还原、催化酰化、重铬酸钾氧化得7-乙酰氨基-5,8-二酮-2-甲基喹啉,再甲基氧化得7-乙酰氨基-5,8-二酮-2-甲酰基喹啉,总收率29.27%。L-色氨酸与醇在氯化氢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得到对应的色氨酸酯;再将所得色氨酸酯与7-乙酰氨基-5,8-二酮-2-甲酰基喹啉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 7-乙酰氨基-5,8-二酮-2-甲酰基喹啉的合成2-甲基-8-羟基喹啉于有机溶剂中混合酸硝化收率72.8%;还原反应采用催化氢化法,无水乙醇作溶剂,5%钯炭催化,产物不经分离,将所得反应液在无水乙酸钠和无水亚硫酸钠作用下与乙酐发生乙酰化;收率82.6%。将酰化产物溶于乙酸与重铬酸钾在室温下反应得7-乙酰氨基-5,8-二酮-2-甲基喹啉,收率50.8%;再将所得的二酮产物在二氧六环和水的混合溶液中以二氧化硒氧化得7-乙酰氨基-5,8-二酮-2-甲酰基喹啉,收率86.1%。 色氨酸酯的制备考察了不同结构的醇与色氨酸发生酯化反应并探讨了酯化反应催化剂的选择,以氯化氢为催化剂操作简便,反应完全,后处理方便,产物易于纯化,具有普遍适用性,制备了10种色氨酸醇酯中间体,结构经1H NMR、IR等表征。并对色氨酸氨基保护后与含卤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制备3种相应的取代酯 环合反应将7-乙酰氨基-5,8-二酮-2-甲酰基喹啉和色氨酸酯于干燥苯甲醚中进行环合反应得到了12种新型Lavendamycin类似物,结构经1H NMR等确证。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方法新颖。 3)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 2-甲基-8-氯喹啉的单晶,用X-射线衍射分析进一步确定了化合物结构,并由单晶分析可知:8-氯喹哪啶属于正交晶系,Pca21空间群。喹啉的两个六元环所构成的二面角为2.03°,N1-C9-C8形成键角为119.62(16)。化合物结构中C11-C8的键长为1.730(2);N1-C1的键长为1.316(3),N1-C9的键长为1.367(2),可以看出N1-C1是双键;C3-C4的键长为1.421(2),而C2-C3的键长为1.359(3),C4-C5的键长为1.410(3),可以看出C3-C4是单键,表明合环成功。 2-甲基-8-溴喹啉的单晶,用X-射线衍射分析亦进一步确定了化合物结构,由单晶分析可知:8-溴-2-甲基喹啉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喹啉的两个六元环所构成的二面角为0.49(16)°,N1-C8-C1形成键角为120.5(5)。化合物结构中Br1-C1的键长为1.889(6);N1-C7的键长为1.318(8),N1-C8的键长为1.365(7),可以看出N1-C7是双键;C9-C5的键长为1.422(9),而C9-C4的键长为1.411(9),C5-C6的键长为1.344(10),可以看出C9-C5是单键,证明合环成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竺逸年,周应浩;键长的权重计算方法[J];九江师专学报;1988年06期
2 王鸿超;竺逸年;;键长规律的研究[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3 韩长日;;键长与价层轨道平均能的关系[J];化学通报;1989年03期
4 武海顺;;键离子性与键长的计算[J];化学通报;1993年07期
5 刘国正,刘伯里;锝化学研究Ⅷ.晶体中锝、铼配合物的构型与键长变化规律[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1995年02期
6 舒元梯;;键长规律的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7 喻典;异核双原子卤化物分子键长的一个经验公式[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8 唐宗礼;;立体电子效应与C—F键长的变化[J];大学化学;1996年02期
9 方胜强,傅立安;单键键长的求算及其在计算热力学同位素效应中的应用[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1985年01期
10 石守衡;;直链交替键长共轭烯烃本征多项式公式的推导[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11 孙宗瑜,喻典;一个计算双原子卤化物分子键长的公式[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12 唐宗礼;立体电子效应与C—F键长的变化[J];安顺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13 郑福安,刘凤歧,汤心颐;利用固化区域理论测定线型缩聚物的有效键长[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3年03期
14 杨进元;键长与极性的关系[J];科学通报;1979年09期
15 曹槐;杨丕鹏;戴树珊;;2,5—二取代苯醌键长异常的EHMO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1981年01期
16 戚冠发;;浅谈共价鍵的鍵长缩短效应[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4期
17 谢复新;陶筱琳;;推荐一个分子光谱实验——CH_4分子键长的测定[J];大学化学;1991年03期
18 郑瑞伦,胡先权;H_2~+键长计算公式的推导[J];大学物理;1994年09期
19 谭艳丹;潘锋;;一个异核双原子氯化物分子键长的经验公式[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20 栾翠星;雷爱兵;;双原子氟化物分子键长的计算[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缪竞威;杨百方;师勉恭;唐阿友;许祖润;N.Cue;;~4HeD~+核间距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缪竞威;杨百方;师勉恭;唐阿友;许祖润;杨朝文;;~4HeH~+键长的实测[A];第十一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陈雷;王强;胡炳文;Olivier Lafon;Julien Trébosc;Jean-Paul Amoureux;邓风;;高转速下利用~1H/~(14)N S-RESIDOR进行N-H键长的测量[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天泉;2-甲基-8-取代喹啉的合成与应用[D];湖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魏鹏月;卤族元素的高温高压行为的蒙特卡罗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肖钰;(MO_3)_n(M=Mo,W;n=7-12)异构体的理论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席永杰;COLi_n和M_kF_(2k-1)~+(M=Mg,Ca;k=2,3)团簇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曹兴付;一价铜磷光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欣欣;挖掘手机键长按新作用[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