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银屑病皮损及缺氧条件下HaCaT细胞HIF-1α与血管生成相关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

李勇坚  
【摘要】: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组织病理学改变以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新生血管形成、炎症细胞浸润为基本特征。目前认为银屑病组织病理学改变的三大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其中新生血管形成可能启动了整个病理变化过程。目前对银屑病的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特别是一些血管生成相关因子日益受到重视。角质形成细胞是促血管生成因子的主要来源之一,可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 TGF-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F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α, 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内皮细胞促血管生成因子、胸苷磷酸化酶和白介素-8 (interleukin-8, IL-8)等。其中VEGF是目前发现的作用最强、最专一的直接促进血管生成的因子之一;iNOS则通过诱导生成NO,发挥促进血管生成等作用。 微血管是皮肤组织与循环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当组织增生或其他因素超过了血管供应能力时,就将导致组织缺氧,这时机体感受02浓度变化并对缺氧做出适应性反应,用以维持组织氧供并增强细胞在缺氧情况下的适应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低氧信号传递因子就是低氧诱导因子-1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HIF-1), HIF-1是低氧时诱导基因表达和恢复细胞内环境稳定的一个核心调节因子。缺氧条件下,细胞产生的HIF-1与靶基因中的低氧反应元件(hypoxia response elemet, HRE)结合并促进靶基因转录,引起一系列细胞对缺氧的适应性反应,对保持机体的氧稳态,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最新的一些研究发现,缺氧可能参与银屑病的发生与发展。HIF-1α是调节HIF-1活性的功能亚单位,在缺氧条件下,它稳定存在并诱导如VEGF和iNOS等靶基因的表达。因此,我们推测在银屑病中是否存在缺氧诱导了HIF-1α的表达,进而调控一些与血管生成相关靶基因如:VEGF和iNOS的表达并参与银屑病的新生血管形成,从而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我们拟通过三个部分的研究来证实:1.银屑病皮损中HIF-1α与血管生成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2.低氧培养HaCaT细胞中HIF-1α与血管生成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3.抑制HIF-1α的表达对低氧条件下培养HaCaT细胞血管生成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这些研究试图揭示HIF-1α在银屑病的新生血管形成机制中的作用,并为银屑病的治疗寻找有效的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部分银屑病皮损中HIF-1α与血管生成相关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HIF-1α、VEGF、iNOS在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及非皮损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们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其与银屑病血管增生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32例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非皮损组织和2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中HIF-1α、VEGF和iNOS的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其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同时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算皮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 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中HIF-1α、EGF和iNOS蛋白表达的平均积分吸光度值分别为86.96±2.56、95.81±2.74、90.01±2.77,MVD为33.80±4.15;非皮损组织中HIF-1α、EGF和iNOS蛋白表达的平均积分吸光度值分别为30.14±7.77、44.32±9.06、48.76±10.08,MVD为17.16±3.54;正常人皮肤组织中HIF-1α、VEGF和iNOS蛋白表达的平均积分吸光度值分别为29.15±7.08、34.±13.82、37.33±3.13,MVD为18.48±3.67。经统计学分析,银屑病患者组皮损组织中三者的表达与MVD均高于非皮损组织和正常人皮肤组织(P0.01),而银屑病患者非皮损组织与正常人皮肤组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银屑病患者组皮损组织中HIF-1α、VEGF和iNOS三者蛋白的表达均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947, P0.01;r=0.859, P0.01;r=0.899,p0.01);银屑病患者组皮损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与VEGF及iNOS蛋白的表达亦呈明显正相关(r=0.817, p0.01;r=0.873, p0.01);蛋白印迹法检测银屑病患者组皮损组织中HIF-1α、VEGF和iNOS三者蛋白表达的平均值分别为0.76±0.068、1.21±0.131、0.96±0.045,非皮损组织中HIF-1α、VEGF和iNOS三者蛋白表达的平均值分别为0.42±0.081、0.78±0.062、0.44±0.046,20例正常对照者皮肤组织中HIF-1α、VEGF和iNOS三者蛋白表达的平均值分别为0.32±0.093、0.73±0.098、0.43±0.098。上述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中HIF-1α、VEGF和iNOS三者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非皮损组织中HIF-1α、VEGF和iNOS三者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一致。 结论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存在HIF-1α、VEGF和iNOS蛋白的过表达,三者在促进银屑病新生血管生成中具有协同作用,可能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缺氧条件下HaCaT细胞HIF-1α与血管生成相关蛋白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缺氧条件下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内HIF-1α、VEGF和iNOS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 方法分别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培养HaCaT细胞,培养4、8、12、24h后,收集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和蛋白,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HaCaT细胞中HIF-1α、VEGF和iNOS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低氧条件下与常氧条件下培养HaCaT细胞的HIF-1αmRNA表达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在低氧条件下较常氧条件下有显著增高(p0.01)。低氧条件下与常氧条件下培养HaCaT细胞的VEGF、iNOS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均显著增高(p0.01)。 结论1)低氧对HaCaT细胞HIF-1αmRNA的表达调控无明显作用,但使HIF-1α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2)低氧对HaCaT细胞的VEGF及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 第三部分HIF-1α小干扰RNA对HaCaT细胞血管生成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HIF-1α-siRNA对低氧条件下培养HaCaT细胞的HIF-1α、VEGF和iNOS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HIF-1α的特异性小干扰RNA,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介导HIF-1α-siRNA转染HaCaT细胞,同时设转染对照组,分别在低氧状态下培养24h后,提取细胞总RNA和蛋白,采用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HIF-1α、VEGF和iN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转染HIF-1α-siRNA的HaCaT细胞低氧培养24h后,HIF-1α、VEGF和iNOS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结论抑制低氧条件下培养HaCaT细胞HIF- 1α的表达可显著下调VEGF和iNO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推测低氧状态下HaCaT细胞中VEGF和iNOS的表达受HIF-1的调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汪五清;曾义斌;张彤;张超;贺燕妮;杜凌波;强燕;;姜黄素对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J];山东医药;2019年35期
2 曹玉萍;周武庆;马鹏程;刘维达;李玲珺;陶玥;桑红桂;李阿梅;邵雪宝;孙建方;;用HaCaT细胞和正常人黑素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J];毒理学杂志;2009年05期
3 于春水;眭维耻;林茂;牟韵竹;陈燕;陈星;谭升顺;;姜黄素对HaCaT细胞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影响的实验研究[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08年04期
4 张洪明,毕志刚;中波紫外线辐射刺激HaCaT细胞产生IL-6及法莫替丁的抑制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5 于春水;杨和荣;蒋亚辉;万焰;胥兴文;;温清饮对HaCaT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4年12期
6 缪晓;张永岭;蒋含嫣;李苏;徐蓉;何慧琼;李福伦;李斌;陈洁;;决银方对HaCaT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年01期
7 邓蕙妍;高爱莉;张倩雯;万苗坚;朱慧兰;;姜黄素对紫外线诱导损伤的HaCaT细胞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年03期
8 李文彬;冯捷;马慧群;闫小宁;张彩晴;;复方青黛饮含药血清对体外HaCa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年08期
9 郑柳怡;谢凯枫;杨九妹;黄丹娥;陈玉兴;;玉屏风颗粒对HaCaT特应性皮炎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研究[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21年02期
10 于春水;牟韵竹;苏江维;熊芬;陈燕;陈星;;当归多糖对HaCaT细胞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年02期
11 张兵;杨细飞;王晓梅;刘建军;何浩伟;龚春梅;蒋英芝;郑波;庄志雄;;纳米二氧化硅对HaCaT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表达及活力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年07期
12 于春水;谭升顺;眭维耻;袁景奕;汪淼芹;郗彦萍;;川芎嗪对HaCaT细胞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年03期
13 张春红;杨帆;杜锡贤;范玉;张欢欢;张春敏;韩长玉;;落新妇苷对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山东医药;2015年46期
14 王俊慧;宋攀;刘瓦利;;丹皮酚对Hacat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年10期
15 郑益志;朱金土;贾丽莹;曹毅;余土根;;当归提取液对HaCaT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J];浙江医学;2013年07期
16 刘瑞风;王芳;杨元文;张开明;;银屑病患者皮损间充质干细胞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17 洪文旭;陈晓丹;彭圣明;张航;杨细飞;刘建军;;姜黄素对纳米二氧化硅诱导HaCaT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13年09期
18 郁博;何威;张斌;杨玲;;地塞米松上调HaCaT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β的表达[J];重庆医学;2008年06期
19 洪文旭;周桂凤;胡韬;叶金波;陈晓丹;张航;刘建军;;姜黄素对纳米二氧化硅诱导HaCaT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毒理学杂志;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建军;何浩伟;张兵;龚春梅;蒋英芝;庄志雄;;纳米二氧化硅致HaCaT表皮细胞毒性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14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陈祥国;王春波;;扇贝多肽对紫外线诱导的HaCaT细胞凋亡的影响[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兰燕琴;余土根;;雷公藤甲素对HaCaT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A];中医美容——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周春蕾;李春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对HaCaT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调控[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李吉;陈潇;李薇;谢红付;陈明亮;唐桦;陈翔;;长波紫外线照射和基因甲基化状态对HaCaT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A];美丽人生 和谐世界——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6 杨海波;陈兰英;李祺福;;姜黄素诱导人永生化表皮HaCaT细胞凋亡过程中核基质蛋白表达的变化[A];河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阎衡;翟志芳;钟华;夏汝山;郝飞;;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对HaCat细胞及银屑病跨膜模型增殖的促进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顾军;周春蕾;;氮芥对体外培养HaCaT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罗美俊子;杨志波;;地肤子的有效成分对Hacat细胞周期的影响[A];2013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第十次学术交流大会暨湖南省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第八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杨海波;陈兰英;李祺福;;姜黄素诱导人永生化表皮HaCaT细胞凋亡过程中核基质蛋白表达的变化[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癌专业委员会09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1 谭雪晶;刘晓明;;复方甘草酸苷对HaCaT细胞增殖凋亡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2 周春蕾;顾军;刘华昌;;紫外线对HaCaT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3 曹毅;杨晓红;刘改荣;代群;解凡;李园园;陈微;;姜黄素对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A];2012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博士学术研究分会学术年会暨“中医药临床科研方法学培训班”论文集[C];2012年
14 马岩岩;荣靖;彭鑫磊;刘秋英;舒辉萍;陈海佳;王一飞;任哲;;穿膜肽KGF-2的构建及其对HaCaT增殖作用的影响[A];中国遗传学会“第十一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暨《激光生物学报》创刊廿周年庆祝会、第十届粤港生物物理研讨会暨2012年广东生物物理学术年会会议资料[C];2012年
15 肖芸;张爱华;;亚砷酸钠对HaCaT细胞XPD基因甲基化、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16 王耀文;任基浩;殷团芳;王树辉;夏坤;;丝裂霉素对体外培养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及Hacat细胞的抑制作用[A];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成立60周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7 阎衡;翟志芳;周春丽;钟华;郝飞;;Trappin-2对HaCaT细胞及银屑病跨膜模型增殖的抑制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8 刘建军;何浩伟;龚春梅;黄海燕;张兵;周丽;袁建辉;庄志雄;;纳米二氧化硅致HaCaT表皮细胞毒性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9 何春涤;朱红;周海涛;陈洪铎;;蛋白质组学主要技术及其在皮肤科学研究中的应用——HaCaT细胞和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CL-1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蛋白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0 余涛;翁鹤;曹毅;曾武城;赵东生;赵竞宜;杨晓红;陶茂灿;罗宏宾;;黄芪在促HaCaT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实验研究[A];2013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第十次学术交流大会暨湖南省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第八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勇坚;银屑病皮损及缺氧条件下HaCaT细胞HIF-1α与血管生成相关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王耀文;丝裂霉素对体外培养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及Hacat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刘学伟;湿疹纳米乳膏成分对淋巴细胞和HaCaT细胞共培养的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王蕊;HaCaT细胞培养沙眼衣原体及体外药敏试验的探索[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5 夏立新;几种因子对HaCaT细胞合成结合珠蛋白影响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6 康健;光老化成纤维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促进HaCaT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7 孙军;姜黄素促HaCaT细胞凋亡机理及对小鼠银屑病模型治疗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8 徐燕丰;酮洛芬异丙酯经HaCaT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的渗透、代谢及分子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9 蒋传好;梅毒螺旋体鞭毛蛋白免疫活性分析及其诱导HaCaT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子机制[D];南华大学;2016年
10 杨晓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HaCaT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1 康尔恂;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12 林上清;棉子糖对HaCaT细胞的抗中波紫外线损伤效应的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年
13 朱晓芳;紫草素对IL-22介导的HaCaT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14 任发亮;西罗莫司诱导自噬对UVB辐照下HaCa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初步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15 刘晓瑛;紫草素对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相关炎症因子、凋亡、周期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21年
16 赵一;姜黄素影响HaCaT细胞增殖的靶点及对TPA诱导的银屑病小鼠模型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17 吴文中;Th17细胞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复方甘草酸苷对HaCaT细胞增殖和相关因子表达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8 唐雯;寻常型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及HaCaT细胞株糖酵解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9 曹经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通过调控TGF-β1信号通路抑制HaCaT细胞生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0 任燕;初步优选三棱莪术抑制HaCaT细胞增殖最佳成分剂量组合及其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华;熊果酸对干扰素γ刺激HaCaT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33的影响[D];新乡医学院;2016年
2 周慧;大青叶对HaCaT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王珂;人参寡糖抑制UVB诱导HaCaT角质细胞光老化的机制研究[D];北华大学;2018年
4 焦建丽;体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器官样(气—液交界面)培养[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5 程丽芳;中华眼镜蛇毒对HaCa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6 解凡;甘草次酸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促增殖作用的机制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周春林;紫外线对HaCaT细胞结合珠蛋白表达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8 杨明辉;HaCaT细胞与新生隐球菌体外作用前后基因表达谱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9 朱伶利;雷公藤内酯醇抑制HaCaT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初步探究[D];南京大学;2017年
10 张秀芬;双孢蘑菇β-葡聚糖分离分析及对HaCat细胞作用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7年
11 李玉秋;蒿甲醚对紫外线照射后HaCaT细胞表达IL-10和IL-12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06年
12 许熙国;氧化应激在亚砷酸钠诱导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适应性反应中的意义[D];苏州大学;2014年
13 杨海波;核基质蛋白在姜黄素诱导人永生化表皮HaCaT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变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4 王心培;木犀草素对脂多糖诱导的HaCaT细胞的增殖、调亡以及相关炎症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20年
15 洪梦洒;积雪草对HaCaT细胞及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小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江南大学;2021年
16 李莉;姜黄素联合中波紫外线对HaCaT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8年
17 王晓龙;论文一:表现为渗出性肿瘤期皮损的蕈样肉芽肿1例及文献复习 论文二:低浓度长期砷暴露对HaCaT细胞凋亡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18 王建华;银屑病皮损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HaCaT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19 杨灵霞;甘草酸及甘草黄酮对中波紫外线辐射后HaCaT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初探[D];兰州大学;2011年
20 于爽;抗HaCaT细胞凋亡剂扇贝多肽对凋亡相关基因调控作用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