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模糊集塑性理论的无粘性土循环荷载本构模型研究

陈铖  
【摘要】:岩土材料的本构模型是岩土工程数值计算的核心内容。当前,岩土工程材料的本构模型已经得到了广泛发展。近几年来,针对岩土材料循环本构模型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将针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模拟路基土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循环特性成为岩土工程师的另一个挑战。以铁路为例,现代化的高速列车更加倚重列车和支撑系统的动力相互作用,其中,铁路路基的长期稳定性和持久性又依赖于路基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特性。因此,如何建立反映路基材料循环本构关系的模型,成为研究的关键。 本文完善、发展了一个模糊集塑性动力模型,研究无粘性岩土材料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该模型不同于传统的弹塑性硬化模型,引入会员函数概念,建立反映会员函数运动机理的解析几何图形,简单、直观地描述岩土材料的硬化特征、迟滞特征、记忆特性、非比例加载特性、排水和不排水特性及长期循环荷载特性等。 本文运用模糊集塑性动力模型,研究模拟无粘性岩土材料在复杂应力路径下的应力—应变特性、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特性以及路基颗粒材料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累积永久变形与加载次数的关系、弹性回弹模量与围压的关系,获得完整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曲线。 最后,运用隐式积分算法推导了模糊集塑性动力模型本构关系的相容正切算法方程式,采用混合应变控制法,编写相应的计算程序,与显示积分算法比较,该算法行之有效。此外,提出一个修正的随机搜索数值优化方法,进一步校正与确定了无粘性岩土材料模糊集塑性动力模型的相关模型参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克昌;无粘性土压实与含水量的试验及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1986年08期
2 杨雪强,陈桂林;论粘性土转化为无粘性土的物理基础[J];岩土工程技术;1999年01期
3 朱起红;无粘性土和粘性土地基基础沉降分析[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徐雪峰;;无粘性土压实效果与含水量关系的探讨[J];东北水利水电;2007年11期
5 刘红岩;王新生;秦四清;;渗流下无粘性土基坑支护结构侧压力计算新法[J];路基工程;2008年06期
6 吴良骥;;无粘性土管涌临界坡降的计算[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80年04期
7 E.A.鲁布契柯夫;葛祖立;;确定无粘性土管涌性的图解法和分析法[J];水利水运科技情报;1973年S3期
8 王鸿兴;无粘性土坝坡稳定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1985年03期
9 阮元成;饱和无粘性土抗震填筑密度的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1990年02期
10 何广讷,曹亚林;饱和无粘性土动力反应的能量分析原理与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1990年03期
11 罗嗣海,陈进平,龚晓南;无粘性土强夯加固效果的定量估算[J];工业建筑;2000年12期
12 史宏彦,谢定义;无粘性土的应力矢量本构模型(Ⅰ)——理论[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2年03期
13 P.J. Visser,朱勇辉;无粘性土堤的溃堤模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3年03期
14 刘忠玉;无粘性土中管涌的临界水头梯度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4期
15 刘忠玉,乐金朝,苗天德;无粘性土中管涌的毛管模型及其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22期
16 陈云敏,梁志刚,陈仁朋;电磁波在饱和无粘性土中的传播特性及试验研究[J];土壤学报;2005年05期
17 崔荣方;陈建生;许霆;;无粘性土粒径特征对其渗透性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6年06期
18 段彦超;魏惠文;;浅议粘性土、无粘性土和少粘性土[J];岩土工程界;2006年09期
19 刘杰;无粘性土反滤料的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1981年03期
20 史宏彦,谢定义,白琳;无粘性土的应力矢量本构模型(Ⅱ)——应用[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文琦;;无粘性边坡折线分析法[A];新疆水利学会获奖论文集(1989-1998)[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史宏彦;无粘性土的应力矢量本构模型[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2 熊保林;无粘性土亚塑性本构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陈铖;基于模糊集塑性理论的无粘性土循环荷载本构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洪波;基于亚塑性理论的无粘性土压缩曲线和静止土压力系数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崔荣方;无粘性土的渗透特性及其管涌破坏机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王进学;离子污染饱和无粘性土电导率特性及TDR测试技术[D];浙江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