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去甲斑蝥素对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陈琼  
【摘要】: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已成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DN早期可出现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且不依赖肾小球病变直接促进肾功能水平下降。阻止DN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尚没有理想的逆转DN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药物。 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 NCTD)是人工合成的斑蝥素衍生物。本研究所两位博士研究生前期研究发现:NCTD能减轻蛋白负荷大鼠和梗阻性肾肾病大鼠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体外实验证实NCTD能抑制白蛋白刺激的肾小管上皮细胞NF-κB和CTGF的表达;阻止TGF-β1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我们推测NCTD是一种极有前景的抗肾间质纤维化药物。但NCTD对DN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如何尚不清楚。 钙调蛋白磷酸酶(Calcineurin CaN)在肾组织尤其肾小管上皮细胞上表达,研究证实CaN在促进DN肾小球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尚无其在DN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研究。据报道NCTD是CaN的抑制剂,NCTD是否通过抑制DN肾小管上皮细胞CaN信号通路,发挥抗DN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亟待深入研究。 目的:本课题拟通过DN动物模型和高糖刺激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模型,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观察NCTD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影响;2.观察NCTD对高糖刺激的HK-2细胞细胞外基质和TGF-β1表达的影响;3。研究NCTD对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CaN表达的影响,探讨NCTD抗DN肾间质纤维化与其抑制CaN的关系。通过本研究不但可扩大NCTD的适应症,而且为将其开发成为治疗DN,延缓肾功能进展的有效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1.建立2型DN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NCTD治疗组。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低剂量STZ注射诱发SD大鼠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STZ溶于0.1mol/L枸橼酸盐缓冲液中,pH值4.5),对照组只注射相同体积的枸橼酸盐缓冲液,72h后测定血糖和尿糖,血糖值≥16.7mmol/L,尿糖值+++~++++者确定为DM模型。成模后,NCTD治疗组予以腹腔注射去甲斑蝥素(0.05mg/kg/d和0.1mg/kg/d)。分别于第3、8周末处死大鼠,取部分肾皮质组织置于4%多聚甲醛固定,观察各组之间肾脏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N, ColⅣ, TGF-β1和CaN分布以及表达情况。 2.常规培养HK-2细胞,无血清DMEM培养基同步培养24h,细胞分组:(1)正常糖组(NG, D-Glucose 5.5mmol/L),(2)甘露醇对照组(NG+M, D-Glucose5.5 mmol/L+mannitol 24.5 mmol/L), (3)高糖组1(HG, D-Glucose 30 mmol/L), (4)高糖+NCTD(D-Glucose 30 mmol/L+NCTD2.5,5,mg/L)。台盼蓝排斥实验检测NCDT对高糖刺激的细胞毒性。MTT法检测NCTD对高糖刺激的细胞增殖的影响。收集培养6、24、48h后细胞总RNA及蛋白,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FN、ColⅣ, TGF-pl和CaN mRNA水平的表达,采用间接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CaN下游NFATc在细胞分布,采用Western blot检测FN、ColⅣ、TGF-β, CaN和NFATc蛋白蛋白水平的表达。 3.常规培养HK-2细胞,转染CaN siRNA,细胞分5组:(1)正常糖组(NG, D-Glucose 5.5mmol/L),(2)高糖组(HG, D-Glucose 30 mmol/L),(3)高糖+CaNsiRNA组,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将带绿色荧光的CaN siRNA转染到细胞内,24h后培养于30mM D-葡萄糖的DMEM中,(4)高糖+CaN siRNA+NCTD组。细胞转染CaN-SiRNA 24h后,用5ug/ml NCTD预处理15min后培养于30mMD-葡萄糖的DMEM中,(5)高糖+NCTD组:用5ug/ml NCTD预处理15min后再用30mMD-葡萄糖的DMEM培养中。转染后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检测转染效率。采用Western-blot及实时定量PCR检测CaN蛋白及RNA表达水平,明确CaN siRNA干扰效果。采用Western blot比较NCTD对HK-2表达FN, ColIV及TGF-β1的影响与其抑制CaN的关系。 结果:1.成功构建DN模型:72h测定血糖和尿糖,血糖值16.7mmol/L,尿糖值+++~+++,确定为糖尿病模型。8周末时,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出现了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检测尿白蛋白明显增高,Masson染色肾小管间质出现明显的胶原沉积,说明DN大鼠模型建立是成功的。NCTD组与模型组比较,能减小肾小管间质胶原相对面积(P0.05),下调肾小管区胶原Ⅳ,FN的表达,以及TGF-β1蛋白的表达(P0.05)。 2.正常大鼠肾小管有少量CaN蛋白表达,8周末糖尿病肾组织CaN蛋白表达增加,NCTD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Cano的表达(P0.05)。 3.台盼蓝实验结果提示,不同浓度NCTD作用72小时后,浓度超过5mg/L的NCDT对高糖环境下的HK-2细胞有明显的毒性。MTT实验结果提示,NCTD2.5mg/L和l5mg/L干预组能抑制HG诱导的HK-2细胞的增殖(P0.05)5mg/LNCTD的抑制作用更强些。所以,体外实验选择NCTD 2.5mg/L和5mg/L两个浓度组。 4.实时定量PCR和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0mM D-葡萄糖可引起HK-2细胞表达FN, ColⅣ和TGF-β1 mRNA以及蛋白水平的升高(P0.05),而NCTD可抑制高糖刺激的FN, ColⅣ和TGF-β1的表达(P0.05)。30mM D-甘露醇对上述指标均无影响(P0.05) 5.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0mMD-葡萄糖可导致HK-2细胞表达CaN mRNA以及蛋白水平的升高,而NCTD在基因以及蛋白水平均可抑制CaN的表达(p0.05)。免疫荧光发现,CaN下游NFATc在正常对照组中存在于胞浆,高糖刺激后细胞核内开始表达,高糖刺激30min后发生明显的核转位,去甲斑蝥素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核转位的发生,减少高糖刺激后核内NFATc的表达。 6.转染CaN-SiRNA后,高糖刺激后HK-2细胞中CaN mRNA以及蛋白表达均减少,而FN, ColⅣ以及TGF-β1蛋白水平表达都明显增强(P0.05)。相比于CaN-SiRNA组,NCTD可抑制高糖刺激的FN, ColⅣ和TGF-β1的表达。 结论:1.NCTD能下调HK-2细胞FN, Col IV及TGF-β1的表达,减轻DN早期肾间质纤维化。 2.NCTD能下调DN肾小管上皮细胞CaN的表达,阻断CaN/NFATc信号通路; 3.NCTD抗DN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与其阻断CaN/NFATc信号通路无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能娟;李红;;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与糖尿病肾病[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年04期
2 吕秀娟;王秋月;;C-C亚族趋化因子与糖尿病肾病[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9年04期
3 陈华;叶真;;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2期
4 吕智美;邓华聪;;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在糖尿病肾病发生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2008年06期
5 武红梅;王国贤;;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23期
6 朱万军;付虹辉;;糖尿病肾病对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细胞因子[J];医学综述;2009年16期
7 姚学红;;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管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8 郭明飞;;转化生长因子β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姚敏;王瑞英;王绵;苏胜偶;;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小管的保护作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年03期
10 陈幼发;丁国华;梁伟;;全反式维甲酸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TGF-β_1表达的影响[J];四川医学;2007年09期
11 雷建灵;石福彦;;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12 于春秋;;福辛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TGF-β_1 mRNA表达的影响及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年01期
13 马云,肖炜,侯连兵;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与糖尿病肾病[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14 吴芦英;;DN患者血清H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年03期
15 李新胜;;细胞因子与糖尿病肾脏间质病变[J];中国全科医学;2007年22期
16 刘桂美;刘丽秋;;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TGF-β_1表达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08年17期
17 吕伟;齐栋;张燕;;足细胞凋亡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J];医学综述;2010年02期
18 董正华;宋春光;应小平;范丽;杨薪博;李小会;;通络益肾汤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标志蛋白CK-18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年01期
19 谭荣韶;刘岩;陈辉;熊轩;周道远;钟小仕;;中性调宁蛋白对糖尿病早期肾间质炎症的抑制作用[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0年02期
20 周彩云;;金水宝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子坪;瞿金鸿;;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尹绍峰;;从络辨治糖尿病肾病[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3 宋立群;周波;马艳春;孙许涛;张立净;肖洪彬;;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研究及展望[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顾连方;;糖尿病肾病防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5 陆安錩;;清上补下汤治疗中糖尿病肾病的体会[A];全国第七届农村基层中西医结合学术暨工作交流会论文汇编集[C];2002年
6 陈博宇;柳红芳;;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论治概况[A];第十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叶朝阳;;晚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评价[A];200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南京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陈雪茹;;2型糖尿病人皮肤自体荧光值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朱爱霞;郭素芳;庄辉;;糖尿病肾病的护理体会50例[A];全国第二届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浦春;;糖尿病肾病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颖辉;糖尿病肾病证候演变及其中医药干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谭从娥;肾虚证在糖尿病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免疫遗传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张翥;Megalin在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表达及干预措施对其作用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肖晓燕;TLR4在1型糖尿病肾病及TLR3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陈琼;去甲斑蝥素对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王评;温肾健脾法对脾肾阳虚型糖尿病疗效及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路晓光;L-FABP/GPx3/TGF-β三种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傅余芹;ET、TGF-β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虫草菌丝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肖湘成;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及罗格列酮对其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廖琳;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在不同种族糖尿病中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竹;AGEs对NRK-49F细胞中TGF-β_1、CTGF mRNA表达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2 郑开元;红细胞生成素对高糖诱导下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3 孙瑞霞;不同浓度葡萄糖、胰岛素对HK-2细胞TGF-β_1表达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5年
4 李丹阳;血肌酐、胱抑素C和MDRD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评估中的比较[D];浙江大学;2010年
5 王玉容;MG132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ERK1/2信号通路的作用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0年
6 刘杰;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D];暨南大学;2011年
7 秦棱;芪丹饮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王译晨;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孔祥栋;长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钙通道阻滞剂在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作用的Meta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单湘湘;胰腺衍生因子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道安;中药可抑制糖尿病肾病进程[N];健康报;2000年
2 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 陈伟;糖尿病肾病 该吃多少蛋白质?[N];健康时报;2004年
3 王锋汪年松;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运动[N];家庭医生报;2008年
4 湘雅二医院 张红;防治糖尿病肾病(三):肾脏替代治疗[N];大众卫生报;2009年
5 张迪武;中药可控制糖尿病肾病进展[N];大众卫生报;2003年
6 ;糖尿病肾病检测[N];医药导报;2006年
7 余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保健[N];家庭医生报;2008年
8 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院长、教授 于德民 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副教授 陈莉明;糖尿病肾病认识有误区[N];人民政协报;2003年
9 滕海龙 本报记者 张晓姝;心海中的航标[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秦秋;开拓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新天地[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