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公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疲劳试验与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朱红兵  
【摘要】:钢筋混凝土梁桥在公路工程中应用非常普遍。随着服役时间的增长,在车辆荷载作用和环境侵袭下,钢筋混凝土梁桥的承载力会逐步衰减,而交通对承载力的需求却逐步上升,使得很多桥梁在还没到设计基准期时就会失效破坏。为了确保桥梁的运营安全,为桥梁加固、限载或拆除重建提供技术依据,对桥梁进行剩余寿命评估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多年交通调查及实验室疲劳试验,对钢筋混凝土梁桥剩余寿命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基于贵新公路交通、车重调查资料,等效换算出各简化车型的等效轴重、轴距、车辆总重及各类车占车辆总数百分比,拟合出各种车型的总重概率密度函数,建立了公路钢筋混凝土梁桥疲劳荷载车辆模型。运用蒙特卡罗法对车辆荷载抽样得到作用于梁桥跨中截面的弯矩幅历程,采用雨流计数法得到应力幅计数及不同弯矩幅的分布频数,拟合出弯矩幅双指数分布函数,得到疲劳分析及试验用弯矩幅。建立了交通量增长灰色马尔科夫随机过程预测模型,用于预测未来年份交通量发展;拟合出所有车辆总重分布的双指数概率密度函数;建立了计算任意年份通过桥梁的某一车辆荷载总重范围内车辆数的车辆荷载随机过程模型,采用该模型对贵新公路交通量及车重进行了预测。 (2)对5根空心板梁和5根T梁进行等幅疲劳试验,得到等幅疲劳的裂缝、挠度、应变发展规律及疲劳寿命、破坏形态与特征、S-N曲线。完成了4根高-低应力幅、低-高应力幅疲劳试验。根据公路桥梁疲劳荷载谱编制了实验室疲劳试验用的随机疲劳加载弯矩幅,完成2根梁的随机加载疲劳试验。分析了应力幅值、加载上限、截面型式、加载方式等对疲劳试验的影响。基于Miner准则和Corten-Dolan准则,推导出多级变幅荷载或随机荷载的等效等幅疲劳应力幅值计算公式及用于疲劳验算或疲劳寿命评估的方法,采用该公式预测了茅草冲大桥引桥的疲劳寿命。 (3)基于刚度和承载力的退化是疲劳损伤的外在表现且存在唯一对应关联的假设,建立了桥梁承载力退化-刚度退化关联模型。以桥梁受荷时的挠度曲线方程反算刚度,揭示了钢筋混凝土梁在疲劳试验进程中刚度退化的三阶段线性规律,并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梁的刚度退化计算公式。利用该关联模型预测了某预制钢筋混凝土T梁桥的承载力。 (4)基于热力学基本原理证实了可采用应变能来衡量梁在疲劳损伤过程中的能量耗散情况,将耗散能密度定义为每一循环中消耗的不可逆塑性功。测试了5根T梁的耗散能密度,发现疲劳试验中耗散能密度具有很明显的三阶段规律。对各试验梁的耗散能密度发展进行分段直线拟合,建立了耗散能密度和荷载幅与线刚度比之间的非线性方程及疲劳寿命与疲劳稳定阶段耗散能密度的非线性方程,通过对随机疲劳试验梁寿命的预测,验证了基于耗散能密度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可行。利用该方法对贵新公路茅草冲大桥引桥进行了疲劳剩余寿命预测。 (5)建立了受环境影响的车辆荷载作用下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桥的承载力时变模型和时变可靠度预测模型,利用JC法求解出桥梁在任意时段的可靠指标。对茅草冲大桥引桥进行剩余寿命预测,得到了设计基准期内时变可靠指标,预测出在目标可靠指标和临界可靠指标时的寿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冯剑飞;耿荣生;邬冠华;吴伟;;机体飞行载荷疲劳试验中的声发射特性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0年08期
2 王凤华;;高精度汽车疲劳试验台[J];试验机与材料试验;1983年01期
3 孙大龙;高压地面泵疲劳试验分析[J];流体工程;1986年09期
4 詹静岚;李保成;葛虎;潘升材;;双向高低周复合加载的疲劳试验装置[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8年05期
5 郭兰中,王育鹏;飞机疲劳试验工程优化方法[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6 李清蓉;;疲劳试验中边界条件的模拟[J];直升机技术;2002年01期
7 佟玲;张本华;杨玉芬;;疲劳试验研究进展[J];实验室科学;2006年02期
8 昝昕武;王猛;;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疲劳试验系统设计[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期
9 冯剑飞;邬冠华;耿荣生;吴伟;;某型飞机飞行载荷疲劳试验过程中的声发射监测[J];无损检测;2008年08期
10 范靖;吴惠勇;刘哲军;;飞机平尾大轴疲劳试验中的声发射技术应用实例分析[J];飞机设计;2009年04期
11 朱华;邵恩坡;汪时武;;基于重复控制的冷却器脉冲疲劳试验压力控制[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3年10期
12 杨大曼 ,鲁启新;微机在发动机叶片疲劳试验自动化中的应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8年S1期
13 邵亚生,杨庆雄;钉载孔挤压强化疲劳试验及断口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14 陈志伟;从疲劳试验寿命到结构安全寿命[J];航空学报;1991年08期
15 王有杰;杨志鹏;;飞行器动态疲劳试验加载方法的研究[J];强度与环境;2014年01期
16 唐继红,张元仕,任吉林,胡伟利,蒋耘生,张志宏;涡流检测在飞机疲劳试验中的应用[J];无损检测;2001年12期
17 钱锋,张治;汽车零部件计算机模拟疲劳试验研究[J];北京汽车;2002年04期
18 张金平;傅戈雁;石世宏;彭庆林;;多冲碰撞疲劳试验系统的研制[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6年01期
19 李健;张强;;某型飞机后机身-尾翼组合体疲劳试验随机加载谱的自动生成[J];航空学报;2007年03期
20 刘文斌;任吉林;耿荣生;;某型飞机疲劳试验过程中声发射信号的处理[J];无损检测;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俊杰;杨惠宇;吴志超;;飞机机械操纵线系疲劳试验方法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梅火林;;多型号例行疲劳试验平台的研究与应用[A];2013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李创;;金属材料疲劳试验特性的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宁宇;王新波;谭申刚;;某型飞机复合材料部件疲劳试验方法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刘涛;李颖;栾培峰;;钢筋疲劳试验方法的尝试[A];第七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6 隋福成;;等幅载荷谱编制技术在大型客机疲劳试验中的应用研究[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梅;;影响后桥桥架疲劳试验开裂的原因分析[A];全国材料理化测试与产品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物理测试部分)[C];2002年
8 耿荣生;;无损检测与全尺寸飞机疲劳试验[A];北京机械工程学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9 耿荣生;;无损检测与全尺寸飞机疲劳试验[A];第四届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2008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卞如冈;崔维成;万正权;杜青海;张爱峰;;大结构模型中多裂纹种类并行疲劳试验方法研究[A];七届更迭 三十回眸——第七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勇铭;多轴疲劳寿命模型及疲劳试验谱编制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朱红兵;公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疲劳试验与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胡铁明;简支变连续法加固混凝土梁桥疲劳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宏瑞;连杆疲劳试验系统开发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刘佟;车轴疲劳试验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3 梁红星;多通道构架疲劳试验台加载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4 沈姗姗;谐振式疲劳试验系统工作载荷自适应模糊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5 时伟;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的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大为;电磁谐振式疲劳试验系统设计及其性能评估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7 陈育萌;基于VI的高频疲劳试验及系统分析软件集成技术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8 黄海鑫;随机加载疲劳试验及其寿命估算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9 孟彩茹;室内快速疲劳模拟试验系统设计与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10 周海斌;飞机发动机低循环疲劳试验控制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姚福泰;马鸣图和快速疲劳试验系统[N];中国汽车报;2004年
2 孙学军 王立群;强度所MA600全机疲劳试验通过适航符合性检查[N];中国航空报;2010年
3 通讯员 王立群;C919复材后机身部段首次静力/疲劳试验成功[N];中国航空报;2011年
4 王高利 陈伟 王立群;ARJ21飞机两项部件疲劳试验提前完成[N];中国航空报;2011年
5 王立群 武鸿舍;ARJ21—700将展开五项部件疲劳试验[N];中国航空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