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违法所得研究
【摘要】:违法所得是一个广泛适用的法律概念,在我国刑事实体法中,有的刑法条文直接规定了违法所得,而有的条文中的相关概念则可以解释为违法所得。违法所得是行为人通过违法行为,直接获得的能够以货币形式换算的物质性利益,是违法危害结果的一种表现形式。违法所得具有经济价值、法定性、可占有性以及其来源的违法性等法律特征,并要求与违法行为具有直接因果关系。基于对违法所得概念的界定及其法律特征,可推知其与违法增值、涉案款物、违禁物品、被害人损失、不当得利等概念的区别。
在现行法律条文的框架内研究违法所得与定罪量刑的关系,对于指导刑事审判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违法所得作为犯罪构成方面的要素之一,是某些行为罪与非罪的一条界限。同时,其也对行为人所受刑罚的法定刑幅度确定具有重要意义。违法所得定罪量刑的数额标准规定是以最低劳动报酬作为一个参数,然后以一定的倍数加以确定、计算。与此同时,要设立相应的救济权利制度,一方面对违法所得通过合法程序进行没收;另一方面避免对违法行为人的合法财产的不当没收,防止司法机关权力的滥用,保护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