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arris角点与SIFT特征的近景影像匹配
【摘要】:近年来,近景影像匹配技术在三维重建、目标识别、影像拼接等领域日渐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不少匹配方法都存在着匹配基元单一或匹配策略单一等问题,从而制约了匹配精度和可靠性的提高,因此研究并改善现有近景影像匹配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分析比较现有影像匹配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针对近景影像几何变形大、纹理单一、遮挡情况严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arris角点与SIFT特征的近景影像匹配方法。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了现有近景影像匹配方法的研究现状,分别介绍了国内外基于特征影像匹配算法与基于灰度影像匹配算法的应用情况及优缺点,总结出了一种好的匹配方法应该结合特征与灰度匹配这一重要思想。
2、从匹配基元的选择、相似性测度的确定、约束条件的引入以及匹配策略的制定四个方面出发,分析研究了近景影像匹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及基本原理,提出了选择多种匹配基元(Harris角点与SIFT特征)与匹配策略(影像金字塔分层匹配策略与从粗到精的匹配策略)相结合的思想,以提高近景影像匹配方法的精度和可靠性。
3、介绍了近景影像自动相对定向的基本原理及其解算方法——直接算法与基于P-H算法的解算方法,并通过分析得出影像匹配质量直接影响近景影像自动相对定向精度这一结论。
4、分析了Harris角点与SIFT特征的提取及初匹配的相关原理及过程,在引入RANSAC方法、P-H算法及三角形约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Harris角点与SIFT特征的近景影像匹配方法。
5、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与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基于Harris角点与SIFT特征的匹配方法,该算法在增加匹配内点率的同时提高了匹配精度和可靠性,从而进一步保证近景影像匹配自动相对定向的精度。
|
|
|
|
1 |
徐建斌,洪文,吴一戎;基于小波变换和遗传算法的遥感影像匹配方法的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5年02期 |
2 |
林卉,赵长胜,杜培军,肖剑平;星载InSAR影像匹配及平地效应消除[J];遥感信息;2005年02期 |
3 |
李国;巩丹超;郭海涛;;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影像匹配方法研究[J];海洋测绘;2008年01期 |
4 |
冯桂,卢健,林宗坚;图像直方图不变特征在影像匹配定位中的应用[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0年02期 |
5 |
寇蓉;;相关系数与最小二乘影像匹配算法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17期 |
6 |
耿则勋,钦桂勤;核线几何的解析分析[J];遥感信息;2000年04期 |
7 |
郭海涛;徐青;丛凤波;张保明;;基于双视线特征感知编组的影像匹配方法[J];计算机应用;2010年08期 |
8 |
李峰,周源华;采用金字塔分解的最小二乘影像匹配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
9 |
成兰,田原,梁德群,王红光;一种新的角点角度快速估计方法[J];光学技术;2000年05期 |
10 |
贾秋菊;;基于VirtuoZo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正射影像制作[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5期 |
11 |
陈燕新,戚飞虎;一种新的提取轮廓特征点的方法[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8年03期 |
12 |
杨曦;任重;;一种利用图像角点和边缘信息的阈值分割方法[J];红外技术;2008年02期 |
13 |
李国;范大昭;郭海涛;;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在影像匹配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09年05期 |
14 |
李德仁;夏松;江万寿;邵振峰;;一种地形变化检测与DEM更新的方法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07期 |
15 |
钱毅湘;;大比例尺数字化航测成图系统的相关技术探讨[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7年03期 |
16 |
伊世明;刘肖琳;;基于多邻域支持技术的迭代式角点匹配算法[J];计算机仿真;2007年10期 |
17 |
靳建立;范永弘;纪松;;基于面特征的整体影像匹配方法[J];测绘通报;2008年09期 |
18 |
郭海涛;徐青;张保明;;一种基于自由形状线特征的影像匹配方法[J];测绘通报;2009年01期 |
19 |
吉大纯;李学军;侯金宝;;影像匹配中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年05期 |
20 |
石爽;曲仕茹;何力;;基于角点特征不变量的红外图像匹配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