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ANSYS的混凝土结构碳化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王路平  
【摘要】:碳化能引起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锈蚀,混凝土保护层开裂甚至剥落,对结构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碳化对结构的影响始终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混凝土碳化过程包括CO2在混凝土的扩散过程,CO2与混凝土中可碳化物质的反应过程,再加上混凝土本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等众多影响因素对碳化的影响,使混凝土碳化过程变的非常复杂。 本文基于混凝土结构碳化机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出了混凝土结构碳化过程的控制方程,并基于有限元原理,应用变分法对碳化过程控制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分析,得到了CO2扩散系数矩阵、形函数矩阵和碳化反应矩阵,确定了有限元数值求解的基本过程。CO2扩散系数和碳化反应速率是混凝土碳化过程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基于碳化过程的偏微分方程,对影响CO2扩散系数和碳化反应速率的外部环境温度,湿度,及CO2浓度等因素进行了讨论,形成了确定CO2扩散系数和碳化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 本文在分析了混凝土结构碳化过程和热传导过程相似性的基础上,通过参数转化,APDL编程,采用ANSYS的热分析模块对碳化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仿真,并基于试验结果进行了模型校准。根据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对混凝土碳化过程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温度、湿度和CO2浓度对混凝土的碳化有明显影响,而湿度、浓度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最为敏感。 根据本文所形成的数值分析计算体系,作者以混凝土T型截面梁为例,对处于不同地区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碳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获得了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的碳化发展规律;对处于碳化环境中的不同的T型截面角部构造进行了数值分析,获得了圆形角部构造较为对抵抗碳化有利的结果。 本文工作表明,基于混凝土结构碳化过程的控制方程,通过深入研究CO2扩散系数和碳化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能够实现混凝土结构碳化过程的计算机数值仿真,由此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提供研究手段。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叶艺超;;浅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7期
2 李洁;邵伟跃;;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系统iTECS应用研究[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1年08期
3 王斌;;桥梁裂缝产生原因浅析[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4 姜秀辉;;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特性及施工应用[J];硅谷;2011年14期
5 刘占宗;;析混凝土结构后浇带设计和施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年07期
6 林振华;;浅谈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措施[J];广东科技;2011年14期
7 何映成;;关于混凝土裂缝原因的分析和见解[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8 兰晓宇;;怎样控制混凝土的裂缝[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5期
9 康东宝;;浅析混凝土构件中非结构裂缝的成因和控制[J];山西冶金;2011年04期
10 林敏芬;;关于在建筑施工中如何控制混凝土质量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11 黄红友;许世涛;滕海文;;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及修补方法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0年05期
12 刘叡;;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2期
13 朱文华;;贵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J];水利水电施工;2011年03期
14 杨利军;;混凝土结构氯盐腐蚀的防治措施[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1年06期
15 张士萍;刘加平;董良峰;;收缩裂缝对混凝土氯离子传输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16 樊久军;;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检测与修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17 伍清;;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安全防范技术[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18 张营;田艳霞;;混凝土徐变的几种预测模式[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4期
19 李松滢;;影响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的因素及措施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6期
20 宁廷才;辛公锋;房立红;;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检测技术[J];山东交通科技;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宇啸;李永奇;;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2 杜应吉;梁正平;刘大智;;混凝土闸质量检测及其模糊综合评判[A];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3 巴恒静;张武满;;混凝土加速渗透试验与寿命预测[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邸小坛;周燕;陶里;王安坤;;混凝土结构诊治技术的现状与发展[A];第十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5 金贤玉;钱在兹;;混凝土受高温作用的破坏机理[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6 李金玉;邓正刚;曹建国;关遇时;林莉;田军涛;李芳;王爱勤;王志刚;彭涛;蔡梅珠;张秀梅;;混凝土抗冻性的定量化设计[A];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7 曹诚;姜义;;滨海地区桥梁混凝土结构抗腐蚀的措施[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上册[C];2005年
8 时蓓玲;吴锋;;FRP筋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英明;石晶;李黎;尹麟;;厦门花园国际大酒店温差效应计算与分析[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宝茹;王宏力;;让建筑“短命”的安全隐患综述[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兴国;应力作用下碳钢在混凝土环境中的腐蚀与钝化[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2 张娟霞;混凝土结构破坏机理的数值试验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3 伍颖;基于红外成像的混凝土结构完整性评估[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刘猛;新型铅阻尼器与预应力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5 周锡武;关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孙绪杰;用巨型框架结构套建增层的房屋设计与施工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尹犟;混凝土结构地震需求估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陈月顺;钢筋混凝土锈胀裂缝的演化过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齐锋;地铁车站纤维混凝土结构抗渗试验及阻裂防水机理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乔国富;混凝土结构钢筋腐蚀的电化学特征与监测传感器系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路平;基于ANSYS的混凝土结构碳化过程数值模拟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2 黄耿东;混凝土结构的碳化深度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纪胜敏;混凝土结构收缩应力计算与试验方法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4 代慧娟;大型火电厂主厂房混凝土结构温变响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罗大明;深圳市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环境区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颜允礼;基于环境作用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等级划分[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7 王敏杰;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高耐久性防护措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董雪焕;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确定[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聂文龙;iTECS检测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10 李笔尖;混凝土结构缺陷的声波检测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朱祝何;混凝土结构新标准10月1日实施[N];中国质量报;2011年
2 特约记者 汪鲁迅 通讯员 冯英明;军港混凝土结构延寿技术获突破[N];解放军报;2008年
3 古思一;浅析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N];广东建设报;2000年
4 郭关朝 张洪滨;砼外保护至关重要涂料成膜首当其冲[N];中国建材报;2003年
5 徐有邻;我国混凝土结构规范中钢筋的优化选择[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冯海波;让建筑“长得”更坚固[N];广东科技报;2009年
7 记者 胡宇芬;让高层建筑安全挺立[N];湖南日报;2010年
8 ;新技术让高楼大厦安全挺立[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丘勋锐 仓烜;拉巴东周:我是党员,我要去救人[N];人民公安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红艳 通讯员 刘小燕;常人眼中难以完成的任务[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